[发明专利]红托竹荪层架式立体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47645.5 申请日: 2016-10-26
公开(公告)号: CN106538245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9
发明(设计)人: 桂阳;龚光禄;杨通静;卢颖颖;朱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F11/00;C05F17/00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代理人: 李亮,程新敏
地址: 550006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托竹荪层架式立体栽培方法。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制作冬荪培养料,并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红托竹荪,解决现有红托竹荪栽培技术上的栽培周期长、栽培场地不能重复使用、病虫害严重、菌材转化率低且产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实现红托竹荪层架式立体栽培,缩短栽培周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实现连作、提高了生产效益,为冬荪的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栽培奠定了基础。
搜索关键词: 竹荪 架式 立体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红托竹荪层架式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季节选择:分为春栽及秋栽;春栽为10~2月播种,3~6月出菇;秋栽为6~7月播种,8~11月出菇;2)场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好、不易积水,坡度小于5°,海拔为800m~1800m,且离污染源大于2000m的上风向区域作为栽培场;3)层架棚搭建:在选定栽培场上,进行平整后建成9~11m宽,长度为18~32m的大棚,肩高3.5~4m,顶高为5.5~6.0米,弧线或人字形顶的大棚;采用黑白膜遮光和保温,侧面设上、下两条活动式通风带,内安装防虫网,气温28℃以上的时间超过30天以上的地区还需要设置外遮阳;大棚中间门对开,棚内设4‑8层的层架,层架四周预留1.0m的过道,层架宽1.0‑1.4m,层间距50‑55cm,架间距0.8~1.0m,层面用遮阳网或塑料漏网平铺;4)菌床制作:采用菌棒脱袋覆土或基料播种覆土制作出菇菌床,覆盖土为粒径3cm以下的粗土,厚2~3cm;5)发菌管理:菌棒脱袋覆土菌床浇基内水,基料播种覆土菌床浇表面水,然后覆盖一层地膜进行保温保湿,刺激菌丝恢复生长,发菌生长期间采用通风方法调节棚内温度,温度高于30℃开棚通风降温,温度低于20℃关棚保温,使菌床内温度保持在22~26℃,直到菌丝出土生长;6)育蕾管理:发菌结束后,揭开地膜,通风1天后覆盖粒径小于0.5cm的细土,厚0.5~1cm,浇表面水,棚昼闭夜开,加大温差,刺激红托竹荪扭结形成原基,一周后昼开夜闭,保持棚内相对恒定的温度,使原基发育形成菌蕾,并控制棚内温度在23~28℃;7)出菇管理:在菌蕾直径达到1cm前,不能直接向床面浇水,向空气中喷雾状水调控湿度,待菌蕾直径超过1cm后则可以向菌床直接喷水,出菇管理期间,床面和空气湿度分别控制在60~65%和85~95%,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或散射光,温度为22~26℃,直到破壳出菇形成子实体并采收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764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