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铆接结构的解除装置及解除铆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9045.6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6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发潮;乙梦超;徐成善;卢宏松;郭利荣;闫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517 | 分类号: | H01M50/517;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池铆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池铆接结构的解除装置,包括上钳体(1)、下钳体(2)、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下钳体托盘(4)、容器(5)、分导管(61)、总导管(62)和四通阀(7);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固接在上钳体(1)的前端,下钳体托盘(4)固接在下钳体(2)的前端,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的中心轴线与下钳体托盘(4)的中心轴线重合,上钳体(1)上固接有四通阀(7);该解除装置一端具有加热功能,可将特种铆钉的一端加热融化变形后成固液混合相,有利于脱离铆钉主体且不损伤极耳和连接件,另一端具有抽离功能,可将特种铆钉融化后的固液混合相材料整体抽出,解除铆接结构,不会在极耳和连接件表面残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铆接 结构 解除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池铆接结构的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钳体(1)、下钳体(2)、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下钳体托盘(4)、容器(5)、分导管(61)、总导管(62)和四通阀(7);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固接在上钳体(1)的前端,下钳体托盘(4)固接在下钳体(2)的前端,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的中心轴线与下钳体托盘(4)的中心轴线重合,上钳体(1)上固接有四通阀(7);加热抽离机构总成(3)包括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加热顶柱总成(9)、垫片(10)、弹簧(11)、电机及其传动机构(14)和信号控制端(15);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为中空结构,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侧壁上开有加热抽离机构壳体通气道(191),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上部的内壁上开有加热抽离机构壳体安装孔(181),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上部的内壁上竖直设有一对相对的导向凸台(201);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下部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出的下凸台(21);导出装置(22)为桥形,三个导出装置(22)互成120°地设置在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的外侧;每个导出装置(22)内部开有“L”形的内导出通道(231)和外导出通道(232),导出装置(22)的底部通过卡扣安装可拆卸的容器(5),内导出通道(231)的一端和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内部相贯通直至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的底部,另一端与容器(5)连通,外导出通道(232)一端与容器(5)连通,另一端与分导管(61)连接;三根分导管(6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四通阀(7)的三个端口,三根分导管(6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个导出装置(22)的外导出通道(232),总导管(62)的一端连接四通阀(7)余下的一个端口,另一端与外部抽真空装置连接;加热顶柱总成(9)包括加热顶柱凸台(24)、加热顶柱主体(25)、圆柱滚子轴承(132)、安装轴(26)和止推轴承(131);位于上方的加热顶柱凸台(24)与位于下方的加热顶柱主体(25)一体成型,加热顶柱凸台(24)一侧开有加热顶柱凸台通气道(192)、内部开有加热顶柱凸台安装孔(182),加热顶柱凸台(24)顶部开有长方体凹槽(27);加热顶柱主体(25)沿中心轴纵向开有加热顶柱主体通气道(193),加热顶柱凸台通气道(192)、加热顶柱主体通气道(193)、加热顶柱凸台安装孔(182)通过长方体凹槽(27)相互连通;圆柱滚子轴承(132)安装在长方体凹槽(27)中,圆柱滚子轴承(132)中间有安装轴(26),安装轴(26)两侧加装止推轴承(131),安装轴(26)和止推轴承(131)安装在加热顶柱凸台安装孔(182)中,加热顶柱凸台(24)侧面纵向开有一对相对的导向凹槽(202);加热顶柱总成(9)布置在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的空腔中,加热顶柱主体(25)上套设有弹簧(11),在弹簧(11)与下凸台(21)之间、弹簧(11)和加热顶柱凸台(24)之间各布置有垫片(10),加热抽离机构壳体通气道(191)和加热顶柱凸台通气道(192)相对应,导向凸台(201)与导向凹槽(202)匹配;凸轮机构(12)包括凸轮和穿过凸轮中部的凸轮轴,凸轮轴两端安装有凸轮机构止推轴承(121),通过凸轮机构止推轴承(121)将凸轮机构(12)装入加热抽离机构壳体安装孔(181),圆柱滚子轴承(132)的上表面和凸轮机构(12)的凸轮下表面接触,电机及其传动机构(14)固定在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的顶部,电机及其传动机构(14)的动力输出端与凸轮机构(12)的凸轮轴一端连接;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和加热顶柱主体(25)的底端为一弧面,在加热抽离机构壳体(8)的底端表面为第一加热工作表面(281),在加热顶柱主体(25)的表面为第二加热工作表面(282),第一加热工作表面(281)上设有三个抽离熔化材料的内导出通道开口(233),内导出通道开口(233)与内导出通道(231)连通,内导出通道开口(233)呈月牙形且互成120°;第一加热工作表面(281)和第二加热工作表面(282)的加热部分包括薄膜电阻(291)和绝缘层(292);信号控制端(15)安装在电机及其传动机构(14)的一侧,与外部控制器、薄膜电阻(291)和电机及其传动机构(14)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90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