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深自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6578.9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1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雷;王寒;张立;王鹏涛;潘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4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深自动监测装置,包括航道水位监测部分和航道水深预警部分,航道水位监测部分与航道水深预警部分连接;或者航道水位监测部分和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航道水位监测部分与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连接;或者航道水位监测部分、航道水深预警部分和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航道水位监测部分分别与航道水深预警部分和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连接。本发明能够对航道水深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使水深资料获取及时;具有对航道水深进行测量和预警的一体化功能;各部分独立性强,可对其功能进行拆分,如果只须对航道水深进行预警,则只需安装水位监测部分与水深预警部分;如果只须对航道水深进行连续测量,则只需安装水位监测部分与水深测量部分。 | ||
搜索关键词: | 水深 自动 监测 装置 | ||
【主权项】:
1.水深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航道水位监测部分、航道水深预警部分和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航道水位监测部分分别与航道水深预警部分和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连接;所述航道水位监测部分包括第一定滑轮(14)、第二定滑轮(16)、第三定滑轮(17)、第四定滑轮(18)、升降杆(15)、水位监测筒(21)、带孔浮球(23)和插销(24),水位监测筒(2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水位监测筒(21)的基桩(26),水位监测筒(21)的背水面设置有若干进出水小孔(25),升降杆(15)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直角弯头,升降杆(15)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带孔浮球(23)的若干升降杆小孔(22),带孔浮球(23)通过插销(24)固定到升降杆(15)上;第三定滑轮(17)和第四定滑轮(18)固定在水位监测筒(21)的顶端,第一细绳(34)的一端与航道水深预警部分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14)和第三定滑轮(17)后与升降杆(15)的一个直角弯头连接;第二细绳(35)的一端与航道水深测量部分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16)和第四定滑轮(18)后与升降杆(15)的另一个直角弯头连接;水位监测筒(21)的筒口边壁还设置有固定支座(20),固定支座(20)与水平杆(36)的一端连接,水平杆(36)的另一端与限位套筒(19)连接,升降杆(15)穿过限位套筒(19)并位于水位监测筒(21)内部;所述航道水深预警部分包括电源(1)、第一控电开关(2)、第一滑动变阻器(4)、第一遮光套筒(6)、第一激光灯(7)、第一激光灯安放筒(8)、无刻度光导纤维束(9)、第一光导纤维收容筒(10)、光控开关(12)和报警器(13),第一遮光套筒(6)的顶部与第一细绳(34)的一端连接,第一遮光套筒(6)的下半部分穿套于第一激光灯安放筒(8)的上端,且第一遮光套筒(6)底部刚好与水面接触,第一激光灯安放筒(8)与第一光导纤维收容筒(10)平行设置,第一激光灯安放筒(8)底部与第一光导纤维收容筒(10)底部通过第一横杆(37)固定连接;第一激光灯(7)设置在第一激光灯安放筒(8)内部,第一激光灯(7)与无刻度光导纤维束(9)正对设置,无刻度光导纤维束(9)末端正对光控开关(12);第一激光灯(7)通过导线与电源(1)连接,光控开关(12)通过导线与报警器(13)连接,报警器(13)通过导线与电源(1)连接,第一激光灯(7)和光控开关(12)通过导线与第一滑动变阻器(4)连接,第一滑动变阻器(4)通过导线与第一控电开关(2)连接,第一控电开关(2)通过导线与电源(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657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潮汐预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激光准直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