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药物的潜在用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620.6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罗衡;阎雪梅;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思敏;徐嘉慧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通过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药物的新用途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已知药物的新适应症的方法,上述方法通过预测在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已被报道过的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似然衡量,从而能够判断该药物被用于治疗该疾病的可能性。本发明中的预测算法可适用于大部分已知药物和已知人类疾病,不受药物种类和用途的限制。该方法对加速药物开发,降低药物开发成本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不良反应 报告 系统 挖掘 药物 潜在 用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通过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挖掘药物潜在用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统计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源中使用药物的报告数,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报告数;(2)通过经典贝叶斯几何平均(Empirical Bayes Geometric Mean,EBGM)统计方法,计算目标药物与目标疾病之间的EBGM值的X置信区间上限Lup,其中,所述的X为85%≤X≤100%;或通过关联性统计检验,计算目标药物与目标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统计量,从而判断药物是否可以用于治疗该疾病;当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关联性统计检验时,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统计所有数据中服用目标药物的病患数量以及患有目标疾病的病患数量,并按下式计算Vodd值:Vodd=(A1/A2)/(B1/B2)其中,A1:服用目标药物且患有目标疾病的病患数;B1:服用目标药物且不患有目标疾病的病患数;A2:不服用目标药物且患有目标疾病的病患数;B2:不服用目标药物且不患有目标疾病的病患数;所述的目标药物是任意一种被不良反应报告系统记录过的药物;所述的目标疾病是任意一种被不良反应报告系统记录过的由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或者疾病的名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06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疲劳耐久性能评价方法
- 下一篇:基于自然与社会影响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