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027.1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6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范翊;刘星元;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9J11/04;H01L33/50;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纯碳纳米点固态不发红光,仅在溶液态下发射红光但荧光量子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碳纳米点以含多羧基或多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氨基化合物为氮源,以含巯基的化合物为硫源,以亚铜化合物为铜源,通过微波法制备而成或者经硅烷表面改性后,通过微波法制备而成;碳纳米点的粒径为8nm‑15nm,含有C=C、O‑H、N‑H、C‑S和C‑N键。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碳纳米点的荧光胶水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碳纳米点能够在蓝紫光下发射橙红色荧光,荧光量子效率可达17%,硅烷表面功能化处理后,荧光量子效率可达47%。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碳纳米点,其特征在于,该碳纳米点以含多羧基或多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氨基化合物为氮源,以含巯基的化合物为硫源,以亚铜化合物为铜源,通过微波法制备而成或者经硅烷表面改性后,通过微波法制备而成;所述碳纳米点的粒径为8nm‑15nm,含有C=C、O‑H、N‑H、C‑S和C‑N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00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