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深铲蔸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8858.5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彬;李如丹;樊仙;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陈左,于洪 |
地址: | 661699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深铲蔸栽培方法,属于高产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关键在于开挖的甘蔗新植蔗沟深度为34‑36cm,同一条蔗沟沟底在同一水平面上,增施有机肥为宿根甘蔗萌发提供疏松的环境,降低宿根蔗地下芽的芽位。铲蔸时先抽样调查种茎的深度,确定铲蔸的深度,并对铲蔸刀具用多菌灵和福尔马林液的混合杀菌剂杀菌,以防治黄叶病、流胶病和白条病的传染,之后快锄低砍,用此方法能大幅提高宿根甘蔗的有效茎数和甘蔗产量。本发明方法还能大大降低甘蔗在铲蔸时的感病率,感病率较常规方法降低50%左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易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深铲蔸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甘蔗深铲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深挖新植甘蔗蔗沟至深度为34‑36cm,并保证同一条蔗沟沟底位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有机肥、尿素、普钙和可溶性钾盐一起混合均匀后施入蔗沟作为基肥,采用经温水脱毒的甘蔗种苗下种,每亩下芽量6500‑8500芽,下种后覆土,覆土厚度8‑12cm,之后浇足水,接着用除草地膜进行全膜覆盖;新植甘蔗种植时间为前一年10月初至12月底;每亩使用的有机肥为200kg‑500kg甘蔗残叶和980‑1020kg牲畜粪肥一起混合均匀后自然发酵55‑65天的产物;尿素亩用量为15‑20kg;普钙亩用量为50‑60kg;可溶性钾盐为硫酸钾或氯化钾,亩用量为10‑20kg;5‑6月进行中耕管理,揭膜后每亩施入尿素40‑50kg和普钙39‑41kg,施肥后进行培土,培土厚度为3‑5cm;8月下旬补充壮尾肥,壮尾肥使用甘蔗专用复合肥,亩用量为10‑15kg;所述的甘蔗专用复合肥的N:P2O5:K2O=12:12:8;步骤(2),甘蔗铲蔸时间选择11月或第二年2‑3月份晴天,甘蔗收砍后进行铲蔸;步骤(3),在铲蔸前,每亩取9个新植甘蔗蔗桩对蔗桩深浅进行调查,确定铲蔸深度;具体为:刨去新植甘蔗蔗桩一侧的土壤,直到看到新植甘蔗种茎所在位置,并测量种茎至土表的距离,之后对所有得到的距离取平均值;步骤(4),铲蔸前,将锄头或铲蔸机械刀片用杀菌剂浸泡,浸泡时间为58‑62s;所述的杀菌剂是质量浓度为0.5‑1%多菌灵溶液与质量浓度为15‑20%福尔马林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而成;步骤(5),铲蔸时,保证刀口平整锋利,且铲口角度与蔗桩垂直,一次切断并保证蔗桩不破裂;铲蔸入土深度为2‑10cm,且铲蔸深度小于步骤(3)得到的种茎至土表距离的平均值,同时,保证留下的蔗桩上有3‑5个活芽;步骤(6),铲蔸后晒蔸2‑5天,然后每亩施尿素10‑15kg、普钙49‑51kg和硫酸钾9.5‑10.3kg;之后覆土,覆土厚度3‑5cm,接着采用除草地膜全膜覆盖;第二年的4月底至5月进行中耕管理,揭膜后每亩施入尿素49‑51kg、普钙29‑31kg和硫酸钾10‑15kg,并对土壤松土,之后培土,培土厚度为3‑5cm;第二年的8月下旬补充壮尾肥,壮尾肥使用甘蔗专用复合肥,亩用量为10‑15kg;所述的甘蔗专用复合肥的N:P2O5:K2O=12:12:8;步骤(7),第二年宿根甘蔗铲蔸时间选择11月或第三年2‑3月份晴天,第二年铲蔸宿根甘蔗铲蔸方法与入土深度和第一年均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885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MC脉冲单机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脉冲布袋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