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力触觉交互的拱梁弹簧形变模型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0611.9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6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吕查德;张小瑞;刘佳;朱利丰;宋爱国;牛建伟;王澎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刘传玉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触觉交互的拱梁弹簧形变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对虚拟场景进行初始化;然后进行位置检测,当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时,在给定虚拟接触压力F的作用下,利用拱梁弹簧形变模型来填充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接着,利用拱梁弹簧形变模型计算虚拟柔性体局部区域变形量;最后根据计算出的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形变刷新图形,并反馈输出力触觉信息。本发明变形计算速度快,计算量少,且通过改变建模方法中相应的参数,就可对不同的柔性体进行变形仿真,建模方法适用性广。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触觉 交互 弹簧 形变 模型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力触觉交互的拱梁弹簧形变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对虚拟场景进行初始化;步骤2),位置检测,当虚拟物品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时,在给定虚拟接触压力F的作用下,利用拱梁弹簧形变模型来填充虚拟物品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所述拱梁弹簧形变模型包含N层拱梁结构和N‑1层弹簧结构,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其中:第一层拱梁结构包含1个受力不发生形变且左右对称的刚性拱梁,且该刚性拱梁的顶点悬挂在虚拟物品和虚拟柔性体表面的碰撞点;对于每一个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i,第i层拱梁结构包含i个受力不发生形变且左右对称的刚性拱梁,该i个刚性拱梁的底端依次相连形成波浪线,具有i个顶端和i+1个底端;第i‑1层弹簧结构包含i个弹簧,一一对应垂直设置在第i‑1层拱梁结构的i个底端和第i层拱梁结构的i个顶端之间;第i‑1层弹簧结构中第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ki‑1,1和第一层弹簧结构中弹簧的弹性系数k1,1满足下面公式:
第i‑1层弹簧结构中第j个弹簧的弹性系数与该层第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其中,j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i的自然数;步骤3),利用拱梁弹簧形变模型计算虚拟柔性体局部区域变形量;步骤3.1),计算每一层拱梁结构中受力最大的刚性拱梁所受的分力值:步骤3.2),依次将每一层拱梁结构中受力最大的刚性拱梁的所受的分力值和预设的力量阈值f进行比较,直至第M层拱梁结构中受力最大的刚性拱梁的所受的分力值小于预设的力量阈值f,M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自然数;步骤3.3),依次计算第一层弹簧结构到第M‑1层弹簧结构的形变;步骤3.4),将第一层弹簧结构到第M‑1层弹簧结构的形变进行累加,得到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形变;步骤4),根据计算出的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形变刷新图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06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抗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物理模型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