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甲磺酰丁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3896.1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新;李炳龙;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31/20 | 分类号: | C07C33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4‑甲磺酰丁基异硫氰酸酯(Erysolin)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方法以1‑溴‑4‑氯丁烷、含水甲硫醇钠为初始原料合成氯代硫醚,然后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反应,形成叔胺结合物,继续肼解得到硫醚伯胺,伯胺在硫光气作用下形成异硫氰酸酯,最后氧化后得到Erysolin。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操作简单、危险试剂使用量少、兼顾成本与产率、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Erysolin合成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甲磺酰 丁基 氰酸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4‑甲磺酰丁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1‑溴‑4‑氯丁烷与含水甲硫醇钠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中间体I;
(2)中间体Ⅰ溶于有机溶剂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反应得中间体II;
(3)将水合肼加入到中间体Ⅱ反应,得中间体Ⅲ;
(4)将硫光气溶于适量二氯甲烷,加入适量中间体Ⅲ和氢氧化钠,得橙色油状物中间体Ⅳ;
(5)将中间体Ⅳ溶于少量二氯甲烷中,逐滴加入溶于二氯甲烷中的间氯过氧苯甲酸反应,得Erysolin;
具体地:(1)将1‑溴‑4‑氯丁烷、含水甲硫醇钠溶于有机溶剂,置0℃冰浴中搅拌,自然升温至室温,总反应时10~36h,停止搅拌,真空低温旋蒸去除有机溶剂,以萃取剂连续萃取3次,经水洗、干燥萃取液,滤除不溶物,真空低温旋蒸去除有萃取剂,得中间体Ⅰ;所述含水甲硫醇钠的纯度为45~80%;所述1‑溴‑4‑氯丁烷、50%的甲硫醇钠固体的物质的量比值为1:0.8~1.5;溶解含水甲硫醇钠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2)将中间体Ⅰ溶于有机溶剂,冷至0℃,加入一定量的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缓慢升温至室温,反应10~36h,产物经处理,水洗、干燥后真空浓缩、加石油醚固化,得中间体Ⅱ;(3)将水合肼加入到中间体Ⅱ,溶于无水乙醇,加热回流2~8h,冷至0℃,充分沉淀,过滤,以有机溶剂充分洗涤,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得中间体Ⅲ;(4)将硫光气溶于适量二氯甲烷,冷至0℃,加入适量中间体Ⅲ和氢氧化钠,升温至室温反应2~8h,溶液转入真空,剩余物过滤去除沉淀,浓缩后柱层析,得橙色油状物中间体Ⅳ,(5)将中间体Ⅳ溶于少量二氯甲烷中,逐滴加入溶于二氯甲烷中的间氯过氧苯甲酸,室温搅拌1~5h,反应液变为白色糊状,经处理,水洗、干燥后真空浓缩、柱层析,二氯甲烷洗脱,得淡柠檬色产品Ⅴ;所述中间体Ⅰ、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的物质的量比值为1:0.8~1.5;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何一种,所述萃取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石油醚、乙醚中的任何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389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