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小金纳米颗粒的miRNA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7335.0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4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雷波;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5/077;A61K47/02;A61K47/34;A61K9/127;A61K9/10;A61K31/7105;A61K48/00;A61P19/08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岳培华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小金纳米颗粒的miRNA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逐层组装的方法,在超小金纳米颗粒表面组装有聚乙烯亚胺或脂质体,或者在超小金纳米颗粒表面由内到外依次组装有聚乙烯亚胺和脂质体,得到基于超小金纳米颗粒的miRNA递送载体。该制备方法方便简单、可控性高,能够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降低PEI的毒性,并且能够充分应用超小金纳米颗粒的优势。该载体中金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于10nm,不会产生肾脏毒性,并且该载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提高miRNA的递送效率,该载体与miRNA负载后可被细胞内吞,可以促进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小金 纳米 颗粒 mirna 递送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超小金纳米颗粒的miRNA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miRNA递送载体以粒径小于10nm的超小金纳米颗粒为核,在核表面组装有聚乙烯亚胺或脂质体,或者在核表面由内到外依次组装有聚乙烯亚胺和脂质体;/nmiRNA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超小金纳米颗粒的制备/n按照(0.2~1.5):(0.2~1.2)的摩尔比将氯金酸与柠檬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条件下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得到反应液,继续搅拌反应5~12h,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体系离心、用水重悬,得到粒径小于10nm的超小金纳米颗粒;其中加入的硼氢化钠溶液中的硼氢化钠与氯金酸的摩尔比为(12~30):(0.5~1.3);/n氯金酸的浓度为2~5mmol/L,柠檬酸的浓度为2~8mmol/L,硼氢化钠的浓度为0.04~0.12mol/L;/n2)超小金纳米颗粒的改性/n将步骤1)制得的超小金纳米颗粒溶解在pH=9~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6-巯基十六烷基酸,室温下搅拌反应10~14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再用水重悬得到改性后的超小金纳米颗粒,然后将改性后的超小金纳米颗粒重悬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超小金纳米颗粒的重悬液;其中超小金纳米颗粒与16-巯基十六烷基酸的摩尔比为(0.2~1.5):(0.3~1.8);/n3)超小金纳米颗粒的逐层组装/n按体积比为(1~3):(2~45)向超小金纳米颗粒的重悬液中加入聚乙烯亚胺,在30~40℃混合20~60分钟进行逐层组装,得到表面组装有聚乙烯亚胺的超小金纳米颗粒载体,记为Au@PEI;按体积比为(1~10):(2~10)向超小金纳米颗粒的重悬液中加入脂质体,在30~40℃混合20~60分钟进行逐层组装,得到表面组装有脂质体的超小金纳米颗粒载体,记为Au@Lipo;再按照体积比为(0.2~1.5):(0.3~1.4)将Au@PEI和Au@Lipo在30~40℃混合20~60分钟进行第二次逐层组装,得到超小金纳米颗粒表面从内到外依次组装有聚乙烯亚胺和脂质体的载体,记为Au@PEI@Lipo;其中符号A@B表示B组装在A表面;得到的Au@PEI、Au@Lipo和Au@PEI@Lipo即为基于超小金纳米颗粒的miRNA递送载体。/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73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