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低温齿轮传动综合性能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6791.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6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序;周广武;蒲伟;周青华;张莹;曹伟;韩彦峰;裴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齿轮传动综合性能实验台,涉及一种实验设备。该试验台包括基础平台、驱动台架、负载台架、驱动端移动装置、驱动端升降装置、负载端移动装置、负载端转动装置和调温装置;驱动端移动装置安装在基础平台上并能够使驱动台架平移;驱动端升降装置与驱动端移动装置连接并能够使驱动台架竖移;负载端移动装置安装在基础平台上并能够使负载台架平移且移动方向与驱动台架平移方向垂直;负载端转动装置与负载端移动装置连接并能够使负载台架转动;驱动台架驱动齿轮旋转并包括了检测设备;负载台架提供负载力矩并包括了检测设备;调温装置能够改变齿轮工作环境的温度。本发明可用于检测各种齿轮传动的性能参数。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装置 驱动台架 负载端 驱动端 台架 平移 齿轮传动 基础平台 调温装置 检测设备 升降装置 转动装置 综合性能 高低温 方向垂直 负载力矩 驱动齿轮 实验设备 台本发明 性能参数 移动方向 实验台 试验台 齿轮 可用 转动 检测 | ||
【主权项】:
1.高低温齿轮传动综合性能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平台(4)、驱动台架(6)、负载台架(1)、驱动端移动装置(5)、驱动端升降装置(7)、负载端移动装置(3)、负载端转动装置(2)和调温装置(10);驱动端移动装置(5)包括驱动端移动装置主体(5‑7)、第一滑轨(5‑2)、第一滑块、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一位置锁定装置(5‑6);第一滑轨(5‑2)与基础平台(4)的上表面连接,第一滑轨(5‑2)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燕尾槽(5‑1);第一滑块位于第一燕尾槽(5‑1)内并与第一燕尾槽(5‑1)适配;第一位置锁定装置(5‑6)能够阻止第一滑块移动;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3)、第一丝杠(5‑4)和第一套筒(5‑5),第一驱动电机(5‑3)和第一丝杠(5‑4)与基础平台(4)的上表面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3)能够驱动第一丝杠(5‑4)转动,第一套筒(5‑5)套装在第一丝杠(5‑4)上;驱动端移动装置主体(5‑7)底部与第一滑块和第一套筒(5‑5)连接;驱动端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端升降装置主体(7‑5)、第二滑轨(7‑1)、第二滑块、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位置锁定装置(7‑7);第二滑轨(7‑1)与驱动端移动装置主体(5‑7)连接,第二滑轨(7‑1)内设置有竖直的第二燕尾槽(7‑2);第二滑块位于第二燕尾槽(7‑2)内并与第二燕尾槽(7‑2)适配;第二位置锁定装置(7‑7)能够阻止第二滑块移动;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3)、第二丝杠(7‑4)和第二套筒,第二驱动电机(7‑3)和第二丝杠(7‑4)与驱动端移动装置主体(5‑7)连接,第二驱动电机(7‑3)能够驱动第二丝杠(7‑4)转动,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二丝杠(7‑4)上;驱动端升降装置主体(7‑5)侧面与第二滑块和第二套筒连接,驱动端升降装置主体(7‑5)包括水平的驱动台架安装面(7‑6);驱动台架(6)包括带有驱动轴(6‑1)的驱动端主轴箱(6‑2)、驱动端角度编码器(6‑5)、驱动端转矩转速仪(6‑6)、驱动伺服电机(6‑8)、驱动端编码器支座(6‑4)和驱动端转矩转速仪支座(6‑7);驱动轴(6‑1)、驱动端角度编码器(6‑5)、驱动端转矩转速仪(6‑6)和驱动伺服电机(6‑8)依次设置并通过驱动端联轴器(6‑3)连接;驱动端主轴箱(6‑2)、驱动端编码器支座(6‑4)、驱动端转矩转速仪支座(6‑7)和驱动伺服电机(6‑8)均安装在驱动台架安装面(7‑6)上,驱动端编码器支座(6‑4)支撑驱动端角度编码器(6‑5),驱动端转矩转速仪支座(6‑7)支撑驱动端转矩转速仪(6‑6);负载端移动装置(3)包括负载端移动装置主体(3‑5)、第三滑轨(3‑1)、第三滑块、第三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三位置锁定装置(3‑6);第三滑轨(3‑1)与基础平台(4)的上表面连接,第三滑轨(3‑1)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三燕尾槽(3‑2),第三燕尾槽(3‑2)与第一燕尾槽(5‑1)垂直;第三滑块位于第三燕尾槽(3‑2)内并与第三燕尾槽(3‑2)适配;第三位置锁定装置(3‑6)能够阻止第三滑块移动;第三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3‑3)、第三丝杠(3‑4)和第三套筒,第三驱动电机(3‑3)和第三丝杠(3‑4)与基础平台(4)的上表面连接,第三驱动电机(3‑3)能够驱动第三丝杠(3‑4)转动,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三丝杠(3‑4)上;负载端移动装置主体(3‑5)底部与第三滑块和第三套筒连接;负载端转动装置(2)包括负载端转动装置主体(2‑5)、第四滑轨(2‑1)、第四滑块、转动驱动装置和第四位置锁定装置(2‑7);第四滑轨(2‑1)与负载端移动装置主体(3‑5)上表面连接,第四滑轨(2‑1)内设置有水平且形状为弧形的第四燕尾槽(2‑2);第四滑块位于第四燕尾槽(2‑2)内并与第四燕尾槽(2‑2)适配;第四位置锁定装置(2‑7)能够阻止第四滑块移动;转动驱动装置位于第四燕尾槽(2‑2)的圆心处并与负载端移动装置主体(3‑5)连接,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驱动电机(2‑3)和转动驱动减速机(2‑4);负载端转动装置主体(2‑5)与第四滑块和转动驱动减速机(2‑4)的输出轴连接,负载端转动装置主体(2‑5)包括水平的负载台架安装面(2‑6);负载台架(1)包括带有从动轴(1‑1)的负载端主轴箱(1‑2)、负载端角度编码器(1‑5)、负载端转矩转速仪(1‑6)、加载力矩电机(1‑8)、负载端编码器支座(1‑4)和负载端转矩转速仪支座(1‑7);从动轴(1‑1)、负载端角度编码器(1‑5)、负载端转矩转速仪(1‑6)和加载力矩电机(1‑8)依次设置并通过负载端联轴器(1‑3)连接;负载端主轴箱(1‑2)、负载端编码器支座(1‑4)、负载端转矩转速仪支座(1‑7)和加载力矩电机(1‑8)均安装在负载台架安装面(2‑6)上,负载端编码器支座(1‑4)支撑负载端角度编码器(1‑5),负载端转矩转速仪支座(1‑7)支撑负载端转矩转速仪(1‑6);驱动轴(6‑1)和从动轴(1‑1)用于安装被测齿轮(9),安装于驱动轴(6‑1)上的被测齿轮(9)和安装于从动轴(1‑1)上的被测齿轮(9)能够啮合;调温装置(10)包覆被测齿轮(9),调温装置(10)能够改变其内部空间的温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679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