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8073.7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5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林;褚东军;马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承光博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00 | 分类号: | H02S50/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验证方法,首先间隔采集太阳能光伏组件受光面的太阳辐照度G、和光伏组件内部光伏电池的温度T,结合光伏电站组件总功率PAS、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功率辐照度系数C1和功率温度系数C2、以及直流补正系数kd、逆变器效率ηINV、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衰减系数C3,按照公式P=PAS×[1+(G‑1)×C1]×[1+(T‑25)×C2]×kd×ηINV×C3计算出瞬时发电功率P,并分别与数据采集间隔的时间相乘并求和,得出一段时间的理论测算发电量,再与实际发电量数据进行对比,从而验证确定并网型光伏电站的发电性能是否符合合同、设计或规定的要求。上述方法可广泛用于并网型光伏电站工程的建设质量验证和运行管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型光伏 电站 发电 性能 验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按一定频率采集太阳能光伏组件受光面的太阳辐照度G、太阳能光伏组件内部光伏电池的温度T,结合光伏电站组件总功率PAS、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功率辐照度系数C1和功率温度系数C2、以及直流补正系数kd、逆变器效率ηINV、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衰减系数C3,按照公式P=PAS×[1+(G‑1)×C1]×[1+(T‑25)×C2]×kd×ηINV×C3计算出瞬时发电功率P,并分别与数据采集间隔的时间相乘并求和,得出一段时间的理论测算发电量,再将该理论测算发电量与从并网逆变器采集的实际发电量数据进行对比,从而验证确定并网型光伏电站的发电性能是否符合合同、设计或规定的要求。上述公式中各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如下:P——瞬时发电功率测算值,即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并网型光伏电站某一时点向电网输出功率的测算值,单位kW;PAS——太阳能光伏组件总功率,即太阳能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太阳辐照度为1000W/m2,太阳能光伏组件内部光伏电池温度为25℃,AM1.5)下峰值功率的总和,单位kWp;确定方法为:所采用的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每片峰值功率乘以总片数;G——某一时点光伏组件受光面所接受的太阳辐照度,随着天气情况而变化,单位为kW/m2;C1——功率辐照度系数,即太阳能光伏组件峰值功率随着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百分比,根据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不同而不同,单位为%/kW·m‑2;功率辐照度系数可由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也可通过试验确定;T——某一时点太阳能光伏组件内部光伏电池的温度,受环境温度和自身发电而发热的影响而变化,单位为℃;C2——功率温度系数,即太阳能光伏组件峰值功率随着太阳能光伏组件内部光伏电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百分比,根据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不同而不同,单位为%/℃;功率温度系数可由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也可通过试验确定;kd直流补正系数,含有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的沾污、防逆流元件以及输电线路损耗的补正,可通过试验确定;ηINV——逆变器效率,是逆变器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效率,由逆变器生厂商提供;C3——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衰减系数,即太阳能光伏组件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后,在标准测试状态下峰值功率与出厂时峰值功率的比例,由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承光博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承光博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807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