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少弃风的三层热电联供微网能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7664.2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00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程中林;江全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2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弃风的三层热电联供微网能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微网经济运行分为三个时间尺度:日前调度层,短期调整层,实时控制层。在日前调度层,将一个调度周期分为若干时段,基于日前预测数据,把它建立成一个混合整数线性优化问题;在短期调整层,依据日前调度层的开停机计划和短期预测数据,将其建模成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在实时控制层,本地控制器依据接收到的短期调整层的优化结果和实测数据,采用灵活的下垂控制方式进行本地控制。该方法适用于包含各种可控电源、不可控电源、储热、储能电池和可控负荷组成的热电联供微网的并网经济运行,尤其适用于含有弃风的热电联供微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三层 热电 联供微网 能量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减少弃风的三层热电联供微网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统计微网内各可控电源的成本‑出力曲线,并将其线性化;同时根据微网拓扑结构和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第二步:利用历史数据以及未来气象数据预测未来24小时内的电负荷Pload、热负荷Hload、风电出力PWT和光伏出力PPV;第三步:建立含储热的热电联供微网机组组合模型,基于第二步预测的数据,将日前调度层问题建立为一个混合整数线性问题f(x,u),形式如下:min f(x,u)
式中:x为可控电源的出力;u为可控电源的开停机状态;R为实数集;h(x,u)为等式约束,包括各时段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平衡约束、储能电池的能量约束和储热设备的能量约束;g(x,u)为不等式约束,包括系统备用容量约束、可控电源功率上下限约束、可控电源爬坡约束、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约束和能量上下限约束、储热设备的能量上下限约束、微网并网点的功率约束和功率因素约束;g和
分别是不等式约束的上边界和下边界;通过IPOPT求解该模型,得到未来24小时内微网开停机计划;第四步:利用历史数据以及未来气象数据预测未来5分钟内的电负荷Pload、热负荷Hload、风电出力PWT和光伏出力PPV;第五步:短期调整层以5分钟的时间间隔为一个经济调度周期,其遵从确定的未来24小时内微网开停机计划,依据第四步的预测数据,建立一个单时段非线性优化模型f(x),形式如下:min f(x)
式中:R为实数集;h(x)为等式约束,包括各时段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平衡约束、储能电池的能量约束和储热设备的能量约束;g(x)为不等式约束,包括系统备用容量约束、可控电源功率上下限约束、可控电源爬坡约束、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约束和能量上下限约束、储热设备的能量上下限约束、微网并网点的功率约束和功率因素约束;通过IPOPT求解上述模型,得到未来5分钟内微网可控电源出力参考值
储能出力参考值
和电采暖功率参考值
模型若无解,返回步骤一;若有解,继续步骤六;第六步:把可控电源出力参考值
储能出力参考值
电采暖功率参考值
下发给微网本地控制器,微网本地控制器收到可控电源出力参考值、储能出力参考值和电采暖功率参考值进行本地控制;微网本地控制器根据功率参考值和本地测量值控制功率输出;微网本地控制器需要评估目前微网运行状态,当微网快速可调节功率小于阈值,需要返回第五步重新做短期调整优化;所述的本地控制中,电采暖和储能采用灵活控制方式,其控制方式采用PQ下垂控制,方式如下:![]()
其中:PET和PS分别为可控负荷和储能电池的实际计划出力值;ΔPg为并网点功率波动;
为电采暖功率上限;![]()
为储能电池功率上下限
可控电源出力PGi采用线性下垂控制,下垂系数为rp,控制方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76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