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升机减速器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印痕免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5288.3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齐晓辉;张羽;于伟;周丽芳;李宏;冯磊;徐秀波;李远;胡克伟;徐童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F16H57/12;F16H5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升机减速器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印痕免调整方法,依据螺旋锥齿轮副的啮合原理,使得装配后的锥齿轮实际安装距与理论安装距相一致,保证了锥齿轮的理想咬合位置及咬合状态,即可得到理想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接触印痕。本发明通过测量尺寸链内除调整垫厚度外其它影响因素的实际值,应用实测值计算出锥齿轮安装调整垫的厚度,提高了减速器的装配效率,避免为得到齿面动态印痕的进行的重复性试车,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批量产品的生产制造。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减速器 螺旋 齿轮 接触 印痕 调整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直升机减速器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印痕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尺寸链:建立主动锥齿轮尺寸链,计算主动调整垫厚度X=D1+C1‑B1‑A1,其中,A1——主机匣安装距,在零件状态测量;B1——主动锥齿轮安装滚柱轴承挡圈处的轴肩到安装锥轴承处的轴肩间距,在零件状态测量;C1——主动锥齿轮安装配成组件安装滚柱轴承挡圈处的轴肩到安装平面的距离,需消除轴承间隙在组件状态测量;D1——主动锥齿轮安装距,应用理论值;建立从动锥齿轮尺寸链,计算从动调整垫厚度Y=A2‑B2‑C2,其中,A2——连接轴安装面到主机匣上端面的距离,需消除轴承间隙在组件状态测量;B2——主动轴线与从动轴线交点到主机匣上端面的距离,需消除轴承间隙在组件状态测量;C2——从动锥齿轮的安装距,应用理论值;2)准备:准备待装配的零部件,包括准备待装配零部件,包括主动锥齿轮(11)、从动锥齿轮(16)、主机匣(17)、下机匣(20)、输入机匣(14)、主动轴承间隙调整垫(15)、从动轴承间隙调整垫(18);3)测量:在零件状态下,测量主机匣的安装距A1、主动锥齿轮安装滚柱轴承挡圈处的轴肩到安装锥轴承处的轴肩间距B1;将主动锥齿轮(11)通过锥轴承(13)及轴承挡圈安装在输入机匣(14)上,消除锥轴承(13)的轴向间隙后,测量主动锥齿轮(11)安装轴承挡圈处的轴肩到安装平面的距离C1;将连接轴安(19)装在主机匣(22)上,消除轴承间隙后测量连接轴(19)安装面到主机匣上端面的距离A2;测量主动轴线与从动轴线交点到主机匣上端面的距离B2;4)计算主动调整垫的厚度:根据公式X=D1+C1‑B1‑A1计算主动调整垫15的厚度X,其中D1为主动锥齿轮安装距的理论值;根据公式Y=A2‑B2‑C2计算从动调整垫(18)的厚度,其中C2为从动锥齿轮的安装距的理论值;5)装配:按照上一步骤的计算结果,准备主动调整垫(15)和从动调整垫(18),并按图纸要求将和组部件进行装配;6)静态印痕啮合试验:按要求进行静态印痕啮合试验;7)分解检查:分解锥齿轮副,检查静态印痕,若态印痕符合要求,则进行下一步,若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2)‑6)步骤,直至符合要求为止;8)动态印痕啮合试验静态:进行复装,然后进行减速器试车,试车后检查动态印痕,动态印痕合格后准予交付,不合格则重新进行2)‑7)步骤,直至合格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528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