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安检成像中人体轮廓边缘物体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3551.5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辉;朱亦鸣;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安检成像中人体轮廓边缘物体的识别方法,首先通过预处理算法排除人体的头颈部和手部;然后利用圆形模板沿成像边缘轮廓线移动,依次计算以轮廓点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人体区域面积所占比例,如果占比低于一个低阈值Pmin,记为凸点Ni点,或者高于一个高阈值Pmax,记为凹点Xj点。相邻两个凸点Ni和Ni+1点间存在凹点Xj,并且两点直线距离必须小于一个阈值K,防止误识别;对得到的特征凸点Ni和Ni+1点进行连线,对连线完的轮廓填充的二值图与原成像二值图进行差运算,即得到检测目标物。本方法抗噪声能力强,识别速度快,识别精度高,可出色完成人体边缘与背景连通的物体成像的全自动识别任务。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安检 成像 轮廓 边缘 物体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人体安检成像中人体轮廓边缘物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始人体安检图像进行预处理:排除人体的头颈部和手部,并使轮廓只由连续的单像素点连接,并进行轮廓跟踪,记录轮廓每个点的坐标;2)构造圆形模板沿人体轮廓边缘移动,圆形模板在轮廓线上的移动是以轮廓上的点作为中心的,计算每个轮廓点位置处圆形模板内人体目标区域面积所占比例,如果比例低于一个低阈值Pmin则记为凸点,标记为Ni点,i=1,2…;如果高于一个高阈值Pmax则记为凹点,标记为Xj点,j=1,2…;3)从起始位置开始,对每两个相邻凸点进行连线判断,如果相邻两个凸点Ni和Ni+1点间存在凹点Xj,同时该两凸点直线距离必须小于一个阈值K,则将两个凸点Ni和Ni+1点有效连接,否则取消连接,有效连接轮廓存在检测目标物;4)对连线完的轮廓填充的二值图与原成像二值图进行差运算,即得到检测目标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355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