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量子阱附近制备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1348.6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9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万巍;陈湛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6;H01L3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量子阱附近制备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该工艺方法主要是先利用纳米球掩膜刻蚀技术,在P‑GaN层刻蚀出相应的纳米凹槽,然后沉积金属和电流隔离层,最后去掉相关的纳米球掩膜,这样金属纳米颗粒和电流隔离层可以填在纳米凹槽内,最后利用常规的工艺制作电极。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的在LED芯片的量子阱附近制备金属纳米结构,为研究表面等离子体LED提供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芯片 量子 附近 制备 纳米 金属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量子阱附近制备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先利用纳米球掩膜刻蚀技术,在P‑GaN层刻蚀出相应的纳米凹槽,然后沉积金属和电流隔离层,最后去掉相关的纳米球掩膜,这样金属纳米颗粒和电流隔离层填在纳米凹槽内,最后利用常规的工艺制作电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在平面结构LED芯片的P‑GaN层制备单层密排的纳米球作为掩膜;b、在去掉纳米球掩膜前,利用电子束蒸发或者是磁控溅射进行沉积金属,沉积厚度为10‑20nm,然后再利用电子束蒸发或者是磁控溅射进行沉积电流隔离层,沉积厚度为10‑20nm;c、去掉纳米球掩膜,最终在p‑GaN层获得周期性的纳米柱阵列结构,并且纳米柱的间隙有金属纳米颗粒和电流隔离层颗粒结构;d、进行常规的厚金电极工艺处理,最终获得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LED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134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