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1002.X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9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洛锋;崔景昆;李国栋;张浩;侯玮;孙守新;王凯;郭利军;李振宇;李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加压系统和数据测录系统,加压系统包括有试验加载机,数据测录系统包括静态应变测试仪、声发射监测装置和近景应变监测仪,试验架由底座槽钢、两块侧帮槽钢、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试验架内盛装有立体试验模型,该立体试验模型由相似材料制成的均匀砌体层、开采抽块层、真实岩梁材料制成的岩梁层、均压气囊层和均压对焊槽钢构成。其优点为,可实现真实岩梁的均压加载,不用考虑相似材料的相似比,应用该试验装置进行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能充分模拟岩梁断裂前、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演化过程,能通过粘贴在岩梁侧面的应变片测试岩梁变形及应力转移情况,能获得岩梁断裂前、后的声发射情况,且试验简便。 | ||
搜索关键词: | 岩梁均压 变形 试验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加压系统和数据测录系统,所述加压系统包括有试验加载机(23),所述数据测录系统包括静态应变测试仪(26)、声发射监测装置(25)和近景应变监测仪(27),其特征是:所述试验架由底座槽钢(4)、两块侧帮槽钢(3)、前挡板(1)和后挡板(9)组成,底座槽钢(4)底面向下、槽口向上,横向设置于水平面上,两块侧帮槽钢(3)底面向内、槽口均向外,竖直设置在底座槽钢(4)槽内的左、右两侧,并都与底座槽钢(4)的底面相焊接,两块侧帮槽钢(3)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有若干螺栓孔III(12),两块侧帮槽钢(3)的前侧面通过若干螺栓(22)与前挡板(1)以及底座槽钢(4)的前侧面固定在一起,两块侧帮槽钢(3)的后侧面通过若干螺栓与后挡板(9)以及底座槽钢(4)的后侧面固定在一起,前挡板(1)的中间设有观察窗(2),前挡板(1)与底座槽钢(4)的前侧面之间,以及后挡板(9)与底座槽钢(4)的后侧面之间,留有相互对应的两条用于抽出开采抽块的空隙(10),所述试验架内盛装有立体试验模型(24),该立体试验模型(24)由相似材料制成的均匀砌体层(5)、开采抽块层(6)、真实岩梁材料制成的岩梁层(7)、均压气囊层(8)和由两块槽钢相对焊接制成的均压对焊槽钢(11)构成,均匀砌体层(5)为模型的最下层,位于试验架的底座槽钢(4)和两块侧帮槽钢(3)围成的范围内,均匀砌体层(5)上部为开采抽块层(6),开采抽块层(6)位于相互对应的两条空隙(10)处,开采抽块层(6)上部为岩梁层(7),岩梁层(7)上部为均压气囊层(8),岩梁层(7)和均压气囊层(8)均位于试验架的前挡板(1)、后挡板(9)和两块侧帮槽钢(3)围成的范围内,均压气囊层(8)上部盖有均压对焊槽钢(11),试验加载机(23)的加压部件垂直顶压在均压对焊槽钢(11)上,在岩梁层(7)的前侧面贴有多个观测点光标,所述静态应变测试仪(26)的应变片分段粘贴布设于试验岩梁层,即岩梁层(7)的前、后两侧面,所述声发射监测装置(25)的传感器探头设置在试验岩梁层,即岩梁层(7)上,所述近景应变监测仪(27)的拍摄装置设置在前挡板(1)的观察窗(2)前方,其镜头对准观察窗(2)处看到的立体试验模型上,岩梁层(7)前侧面的多个观测点光标,静态应变测试仪(26)、声发射检测装置(25)和近景应变监测仪(27)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28)主机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0100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支撑鞋面
- 下一篇:增强脚跟保护性的鞋帮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