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用高强抗震钢材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797016.9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柯雪利;黄玉鸿;蔡恒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8 | 分类号: | C22C38/08;C22C38/12;C22C38/04;C22C38/02;C22C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高强抗震钢材制备方法,将高炉铁水、废钢、生铁块加入到炉内,吹氧冶炼,再加入造渣料,待钢水成分达到冶炼标准要求,出钢;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高强抗震钢材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通过简单元素的添加以及特定的热处理方式,制造出了高强度,抗震性和焊接性均十分良好的高强度抗震钢筋。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高强 抗震 钢材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建筑用高强抗震钢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将高炉铁水、废钢、生铁块加入到炉内,吹氧冶炼,再加入造渣料,待钢水成分达到冶炼标准要求,出钢;其中吹氧5min后在加入还原性氧化锰球团,顶吹氧气5min,同时底吹4min,使钢水中C在0.15‑0.20%之间,Mn在0.30‑0.40之间;冶炼后期加入镍、还原性氧化钒球团和还原性氧化铌,顶吹氧气4min,同时底吹气5min,使钢水中Ni在0.2‑0.5%之间,V在0.02‑0.05%之间,Nb在0.01‑0.03%之间,其他成分满足标准要求;在出钢中前期向钢包中加入锰、硅合金和石墨调节钢水中C在0.20‑0.25%之间,Mn在0.6‑1.3%之间,Si在0.2‑0.4%之间;钢水出钢1680‑1690℃,在出钢过程中通过微波场向钢水吹氮气,使钢水中的N含量在0.008‑0.012%之间,在出钢中期加入钒铁和铌铁对钢水中的Ni、V和Nb进行微调,使钢水中的Ni在0.036‑0.045%之间,V在0.023‑0.052%之间,Nb在0.032‑0.053%之间;钢水经连铸机浇注成钢坯,再加热到1150‑1250℃之间,开轧温度在950‑1155℃之间,终轧温度在950‑1030℃之间,轧成钢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9701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海洋环境的耐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