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模铸造氯化铵硬化水玻璃型壳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788495.8 | 申请日: | 2016-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4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杰;潘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伟杰 |
| 主分类号: | B22C1/10 | 分类号: | B22C1/10;B22C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熔模铸造氯化铵硬化液硬化水玻璃型壳工艺。本发明包括(1)控制氯化铵硬化液的浓度、温度、硬化时间,并且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没有必要控制硬化液中的氯化钠含量。不需要更换硬化液,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不需要控制硬化液的PH值,不需要用盐酸中和法或加热去氨法使硬化液的PH值;不存在硬化液中的过剩盐酸<0.5%。(4)氯化铵硬化水玻璃型壳的硬化机理应该是氯化铵(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玻璃(Na2O.mSiO2)是强碱弱酸盐,两者水解后发生下列化学反应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水解后生成的H+和OH‑中和,生成电离度极小的H2O,使两个方程式向右进行,生成硅胶mSiO2.(n‑1)H2O又促进了水解;进而又中和,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就会生成越来越多起到粘结作用的硅胶mSiO2.(n‑1)H2O。而不是“氯化铵水溶液硬化水玻璃型壳的理论基础,除了生成起粘结作用的硅胶以外,还生成氢氧化铵和氯化钠,氢氧化铵分解成氨气和水;氯化钠的比重(d=2.16)较大,常沉淀在硬化槽的底部。”本发明提出了熔模铸造氯化铵硬化水玻璃型壳的工艺,减少了不必要的、人为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氯化铵 硬化 水玻璃 工艺 | ||
【主权项】:
本发明涉及到熔模铸造氯化铵硬化液硬化水玻璃型壳工艺。本发明包括:(1)控制氯化铵硬化液的浓度、温度、硬化时间,并且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没有必要控制硬化液中的氯化钠含量。不需要更换硬化液,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不需要控制硬化液的PH值,不需要用盐酸中和法或加热去氨法使硬化液的PH值;不存在硬化液中的过剩盐酸<0.5%。(4)氯化铵硬化水玻璃型壳的硬化机理应该是:氯化铵(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玻璃(Na2O.mSiO2)是强碱弱酸盐,两者水解后发生下列化学反应: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水解后生成的H+和OH‑中和,生成电离度极小的H2O,使两个方程式向右进行,生成硅胶mSiO2.(n‑1)H2O又促进了水解;进而又中和,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就会生成越来越多起到粘结作用的硅胶mSiO2.(n‑1)H2O。而不是“氯化铵水溶液硬化水玻璃型壳的理论基础,除了生成起粘结作用的硅胶以外,还生成氢氧化铵和氯化钠,氢氧化铵分解成氨气和水;氯化钠的比重(d=2.16)较大,常沉淀在硬化槽的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伟杰,未经朱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8849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型好低膨胀的铸造覆膜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力电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