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最小空隙率配制理论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8312.X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2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林;张翼翀;张志军;尹承龙;徐海斌;马志辉;张竞博;高强;徐大伟;吕海军;曹宏策;周容令;屈刚;徐福江;李光宏;吴卓;马天池;谢多光;马忠苏;丁文;武成兵;袁冰川;翟美卉;王涵;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矿山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G05D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最小空隙率配制理论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计算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细河砂混合最小空隙率比率,计算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细河砂混合后的表观密度,计算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碎石混合最小空隙率比率,计算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细河砂混合后的表观密度,记录单位重量人工砂筛分实验结果,计算人工砂与细砂、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选定胶凝总量,其中水泥重量、矿物掺和料重量,计算水泥、矿物掺和料混合后的表观密度,确定用水量,确定骨料用量,根据实验确定引气型减水剂的用量。采用此方法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具有高施工性、高耐久性、高强度性。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最小 空隙 配制 理论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最小空隙率配制理论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细河砂的重量各占的比率a1%、b1%:由公式1:a1%=ρ1/(ρ1+ρ2)b1%=ρ2/(ρ1+ρ2)a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细河砂重量占的比率ρ1: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的松散密度Kg/m3ρ2:细河砂的松散密度Kg/m32)计算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后的表观密度ρA:由公式2:ρA=ρ1ρ2/(ρ2a1%+ρ1b1%)ρA: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a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细河砂重量占的比率ρ1: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的表观密度Kg/m3ρ2:细河砂的表观密度Kg/m33)计算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碎石的重量各占的比率a2%、b2%:由公式1:a2%=ρ3/(ρ3+ρ4)b2%=ρ4/(ρ3+ρ4)a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碎石的重量占的比率ρ3: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的松散密度Kg/m3ρ4:碎石的松散密度Kg/m34)计算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ρB:由公式2:ρB=ρ3ρ4/(ρ4a2%+ρ3b2%)ρB: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a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碎石重量占的比率ρ3: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的表观密度Kg/m3ρ4:碎石的表观密度Kg/m35)记录单位重量人工砂筛分实验结果: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所占的比例/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所占的比例=B%/A%B%: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所占的比例A%: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所占的比例6)计算人工砂与细河砂、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d3:由公式2:d3=ρAρB/(ρAB%+ρBA%)d3:人工砂与细河砂、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B%: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所占的比例A%: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所占的比例ρA: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ρB: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7)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量,选定其中水泥重量、矿物掺和料重量,计算水泥、矿物掺和料各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比率a3%、b3%,计算水泥、矿物掺和料混合后的表观密度d1:①计算水泥、矿物掺和料各占胶凝材料总量比率a3%、b3%a3%=C/(C+F)b3%=F/(C+F)a3%:胶凝材料总重量中水泥重量所占的比率b3%:胶凝材料总重量中矿物掺和料重量所占的比率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用量Kg/m3②计算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和料混合后的表观密度d1:由公式2:d1=ρgρe/(ρgb3%+ρea3%)d1: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和料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a3%:胶凝总重量中水泥重量占的比率b3%:胶凝总重量中矿物掺和料重量占的比率ρg:水泥的表观密度Kg/m3ρe:矿物掺和料的表观密度Kg/m38)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计算胶凝材料占素胶凝浆体的比率x%,计算素胶凝浆体的密度d:①计算胶凝材料占素胶凝浆体的比率x%:x%=(C+F)/(C+F+W)x%:胶凝材料占素胶凝浆体重量百分比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Kg/m3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的用量Kg/m3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②计算素胶凝浆体的密度d:由式3:素胶凝浆体密度公式:x%/d1+(1‑x%)/d2=1/dd:素胶凝浆体密度Kg/m3x%:胶凝材料总重量占素胶凝浆体重量比率d1: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和料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d2:水密度1000Kg/m39)计算素胶凝浆体与碎石、人工砂、细河砂混合后的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D:由推导公式4:y%/d+(1‑y%)/d3=1/D其中:y%=(C+F+W)/Dy%:素胶凝浆体重量占混凝土重量的百分比d:素胶凝材料浆体密度Kg/m3d3:人工砂与细砂、碎石混合后的表观密度Kg/m3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用量Kg/m3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m3D: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Kg/m310)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骨料用量:①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骨料总用量E=D‑C‑F‑WE: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骨料总用量Kg/m3D: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Kg/m3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用量Kg/m3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m3②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人工砂用量:X=B%*X+A%*XX:每立方米混凝土人工砂用量Kg/m3B%: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A%: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③由第三步、②求碎石G=(b2%/a2%)*(B%*X)G: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碎石用量Kg/m3a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碎石重量占的比率B%: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X: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人工砂用量Kg/m3④由第一步得细河砂为S=(b1%/a1%)*(A%*X)a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细河砂重量占的比率A%:单位重量人工砂中的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所占的重量比例X: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人工砂用量Kg/m3⑤由①②③④得E=G+X+S,将数值代入可求人工砂XE=(b2%/a2%)*(B%*X)+X+(b1%/a1%)*(A%*X)X=E/(b2%/a2%*B%+1+b1%/a1%*A%)X: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人工砂用量Kg/m3E: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骨料总用量Kg/m3a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细河砂重量占的比率a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碎石重量占的比率B%:单位重量人工砂中的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A%:单位重量人工砂中的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⑥由③④⑤得:碎石G=(b2%/a2%)*(B%*X)细河砂S=(b1%/a1%)*(A%*X)G: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碎石用量Kg/m3S: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细河砂用量Kg/m3a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2%: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与同体积碎石混合,碎石重量占的比率B%: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上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a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率b1%:松散状态下同体积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与同体积细河砂混合,细河砂的重量占的比率A%:单位重量人工砂中1.15mm颗粒以下人工砂重量占的比例X: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人工砂用量Kg/m311)得配合比,依据水泥C、矿物掺和料F、碎石G、人工砂X、细河砂S和水W,通过实验确定引气型减水剂J的用量;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用量Kg/m3G: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碎石用量Kg/m3X: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人工砂用量Kg/m3S: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细河砂用量Kg/m3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m3J: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引气型减水剂用量Kg/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矿山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鞍钢矿山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831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