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1627.1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4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冉治国;林言中;何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B60R19/38;B60R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王涛;马东伟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包括:两个吸能管件(6),每个吸能管件(6)一端连接有后连接装置(8);两个后连接装置(8)通过两个连接销(10)连接在一个安装底座(9)上,通过安装底座(9)将所述吸能管件(6)固定在汽车纵梁(2)上;所述吸能管件(6)能够沿所述连接销(10)转动,使两个所述吸能管件(6)呈夹角状态;每个吸能管件(6)另一端连接有前连接装置(7),通过所述前连接装置(7)将所述吸能管件(6)固定在汽车保险杠(3)上;在连接有所述前连接装置(7)的所述吸能管件(6)的端部设置有引发结构。该碰撞吸能装置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冲击力,同时在不同车型之间具有通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安装在保险杠(3)和汽车前纵梁(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吸能管件(6),每个所述吸能管件(6)一端连接有后连接装置(8);两个所述后连接装置(8)通过两个连接销(10)连接在一个安装底座(9)上,通过所述安装底座(9)将所述吸能管件(6)固定在汽车前纵梁(2)上;所述吸能管件(6)能够沿所述连接销(10)转动,使两个所述吸能管件(6)呈夹角;所述夹角根据保险杠(3)端部的形状确定,保证每个吸能管件(6)与保险杠(3)垂直安装;吸能管件(6)包括正向安装的吸能管件(6)和侧向安装的吸能管件(6),当发生正向冲击时,正向安装的吸能管件(6)起主要作用,当发生侧向冲击力时,侧向安装的吸能管件(6)起主要作用;每个所述吸能管件(6)另一端连接有前连接装置(7),通过所述前连接装置(7)将所述吸能管件(6)固定在保险杠(3)上;在连接有所述前连接装置(7)的所述吸能管件(6)的端部设置有引发结构;所述引发结构包括倒角、尖角(16)或圆角(17);所述吸能管件(6)采用连续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渐进破坏,稳定的吸收碰撞能量;根据不同汽车重量型号,多个所述吸能装置并联安装,并联安装方式为竖直方向上并列连接,具有在不同车型之间的通用性;所述吸能管件(6)为圆管状、锥管状或方管状;所述吸能管件(6)与前连接装置(7)为间隙配合,间隙中填入软胶固定,所述吸能管件(6)与后连接装置(8)为过盈配合,对接缝处封胶固定;所述吸能管件(6)为圆管状,具体为外径为50mm‑100mm,长度为200‑400mm,厚度为1mm‑5mm;或者,所述吸能管件(6)为锥管状,具体为锥角为2°‑5°,最大外径为50mm‑100mm,长度为200mm‑400mm,厚度为1mm‑5mm;较小一端连接所述前连接装置(7);或者,所述吸能管件(6)为方管状,具体为高宽比为1:1‑2:1,宽度为50mm‑1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16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强度高防撞梁总成
- 下一篇:车辆安全控制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