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平面感知技术减少高峰时间遇红灯次数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9341.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8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姜廷顺;梁子君;宋志洪;石勇;王家捷;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姜廷顺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平面感知技术减少高峰时间遇红灯次数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平面精准连续跟踪技术,能精准跟踪检测每一台机动车从上游到通过路口时最高遇了几次红灯;根据平面精准连续跟踪技术得到的精确结果,可以精准调整控制参数减少机动车通过路口遇红灯的停车次数;并且,当平面检测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尽快进行维护。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平面 感知 技术 减少 高峰 时间 红灯 次数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平面感知技术减少高峰时间遇红灯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于路口每个方向上的机动车进行平面精准连续跟踪,实时获取每个方向的机动车的数量、每一台机动车的瞬时速度、精准位置,当机动车瞬时速度持续为零时则判定机动车处于停止状态;S2:建立行驶状态表,记录每一台机动车的行驶状态,所述行驶状态包括每一台机动车在越过停止线之前遇红灯的停车等待次数;其中某一机动车首次写入所述行驶状态表时,遇红灯的停车等待次数的初始值为零;S3:判断第一方向是否为红灯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步骤S5;S4:修订所述行驶状态表:对于第一方向,将已有机动车的停车次数加1,并获取第一方向上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K1;对于第二方向,将越过停止线的机动车从列表中清除;S5:修订所述行驶状态表:对于第一方向,将越过停止线的机动车从列表中清除;对于第二方向,将已有机动车的遇红灯的停车等待次数加1,并获取第二方向上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K2;S6:判断第一方向的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与第二方向的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进入步骤S7;否则进入步骤S8;S7:判断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是否为零,若是零,则返回步骤S1;若否,则将信号周期延长;S8:判断第一方向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是否大于第二方向遇红灯的最高停车等待次数,若是则增加第一方向上信号灯周期的绿信比;若否则增加第二方向上信号灯周期的绿信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姜廷顺,未经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姜廷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1934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压缩机壳体
- 下一篇:新型聚氯乙烯节能灯具仪表内控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