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11864.3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方从启;薛文韬;雷超;袁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B3/02;E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下廊道由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和内部的混凝土柱组成,在混凝土柱上设置混凝土梁,并在混凝土梁上设置行车通道路面板;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上部作为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下部为可蓄水的地下调蓄库,用于蓄水;当降雨量较大,下部蓄水量不足以容纳积水时,可暂时上部的行车通道,使用上部空间容纳积水;所述地下廊道与城市排水出口相连,增大城市雨洪的吞吐能力;地下调蓄库可以储水供给干旱少雨的季节使用。本发明基于海绵城市的蓄水原理,同时解决了城市交通拥挤和城市内涝问题;地下廊道的下部调蓄库的水量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蓄水 地下 廊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廊道由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和内部的混凝土柱组成,其中:混凝土隔水层形成隔水的地下空间,混凝土柱设置在混凝土隔水层的内部,在混凝土柱上设置混凝土梁,并在混凝土梁上设置行车通道路面板,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上部作为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下部为可蓄水的地下调蓄库用于蓄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118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