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麻阳长寿香稻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00620.5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小林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94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麻阳长寿香稻的生产方法,它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它的具体生产方法为品种选择选择麻阳长寿香稻复交211作为培育品种;然后进行培育秧苗,秧田准备,浸种催芽,播种,苗床管理,移栽,田间管理,合理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步骤,且在播种和移栽的过程中加入富硒源液。它的培育方法较为简单,且培育的香稻产量高,在栽培的过程中加入富硒源液,因此所生产出的香米中硒元素含量高,此富硒香稻不仅口感好,且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益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硒麻阳 长寿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富硒麻阳长寿香稻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具体生产方法为:(1)、品种选择:选择麻阳长寿香稻复交211作为培育品种;(2)、培育秧苗:先将选好的麻阳长寿香稻复交211的种子摊晒1‑2天,经过挑选谷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备用;(3)、秧田准备:按谷种一亩与秧田七亩的比例准备秧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稻田作育秧苗田,提早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按1.5米开厢,厢沟深30厘米,厢高15厘米;按每亩秧田施入优质有机肥200公斤作底肥,提前5天左右将秧田准备好等待播种;(4)、浸种催芽:浸种前将按每1斤种子2斤水计算,先将水烧开至100℃,把开水放入木桶后马上将谷种浸入开水中6~8秒,再用2倍体积25℃‑28℃的冷水放入木桶中浸泡24小时,然后进行催芽为种芽即可;(5)、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进行播种,一般播种期安排在4月上旬;具体的播种方法为:播种前先将富硒源液用导入法进入固氮菌中,其中富硒源液与固氮菌的比例为1∶0.1,将固氮菌发酵7天后,将种芽浸入,拌匀种芽5分钟,这样使秧苗的胚富含硒原素,且能激活麻阳长寿香稻的筛管中的细胞,为吸收大田的硒原素打下基础,生产出富含硒的麻阳长寿香稻,播种做到稀密均匀,每亩苗床播种0.8~1公斤为宜;播种后搭棚盖膜,做到保温保湿;(6)、苗床管理:除草:水稻播种后,当苗床出现杂草要及时除草,除草采用人工轻轻拔除杂草,防止伤及稻苗;水肥管理:播种到2叶一心时每亩秧田施尿素20公斤,2叶期后至移栽前5天每亩施尿素1.3公斤作为嫁肥;(7)、移栽:栽田前进行犁耙,精细整田,达到田面平整,水平如镜,且每亩田用优质有机肥150公斤作为肥料,再用固氮菌肥2公斤加富硒源液3公斤施入大田作底肥,当秧龄30天左右,秧苗长至5‑6叶期,分蘖达到14根左右时移栽为宜,株行40cmx40cm30cmx50cm,每亩插基本秧苗5000株左右,移栽的大田中每亩用优质有机肥150公斤作为肥料,再配合用固氮菌肥加富硒源液3公斤施入大田作底肥,其中所述的富硒源液中硒元素的含量为15%,富硒源液用硒矿浸取液进行提炼所得;(8)、田间管理:当秧苗移栽到大田后8~10天,每亩用固氮菌肥3公斤加0.5公斤富硒源液浸入到3公斤抗旱保水剂中施入大田作追肥,促进有效分蘖,以提高结实率及促进籽粒饱满;(9)、合理灌水: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控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通透性,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晒田控蘖时不宜重晒;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10)、病虫害防治:由于复交稻是一个高抗病害的品种,在整个生育期无需防病,防治稻飞虱、稻螟虫等用生物防治办法:所述的生物防治办法有三种:(a)、每50亩用太阳能杀虫灯一盏,(b)、用赤眼蜂以虫治虫,(c)、用黄板进行诱杀成虫,使水稻达到绿色有机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小林,未经赵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062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程防虫网室和蔬菜安全生产方法
- 下一篇:无公害水稻的种植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