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小鼠前扣带回皮层诱发DSE现象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681743.9 申请日: 2016-08-12
公开(公告)号: CN106226509B 公开(公告)日: 2019-09-06
发明(设计)人: 郭保霖;武胜昔;王文挺;姚涵;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48 分类号: G01N33/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3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小鼠前扣带回皮层诱发DSE现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脑薄片;电生理记录;结果判断。本发明的诱导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成功率高、操作易行的优点。不需要利用其他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孵育及记录液体接近生理状态,更加利于模拟在体情况。成功率高,利用本法在细胞状态好、刺激电极诱导效率高且刺激位置准确的情况下,成功率高达95%以上,因此更加利于比较各种病理模型条件下DSE现象的增强、减弱或消失。本法对于在前扣带回皮层水平诱导DSE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适于推广应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小鼠 带回 皮层 诱发 dse 现象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在小鼠前扣带回皮层诱发DSE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脑薄片将动物麻醉后取出的脑,利用振动切片的方法进行冠状切片;切片厚度为300um,选取bregma 0.50‑1.10之间的脑片,孵育2小时;步骤2.电生理记录灌流液中加入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记录L2/3层神经元:记录电极置于L2/3,刺激电极置于L5/6;记录L5/6层神经元:记录电极置于L5/6,刺激电极置于L2/3;记录方法:电压钳记录,钳制电压为‑70mV,记录5‑10分钟基线,给予0.2Hz刺激,控制诱发的EPSC在200pA;而后将钳制电压调至0,给予去极化2s;去极化结束后立即给予0.2Hz刺激;记录结束后,记录细胞被动膜特性;步骤3.结果判断在上述的记录过程中,基线上下浮动不超过10%视为稳定记录,进一步进行分析;去极化诱导后,细胞漏流的大小小于100pA,纳入分析;若去极化后20s内出现了EPSC减小,减小幅度约为20%;20s后EPSC恢复正常基线水平,即视为成功诱导DSE现象;步骤1所述动物为成年C57BL/6小鼠,年龄大于8周;步骤2中所使用的记录液体配方为:氯化钠126mM,氯化钾2.5mM,氯化钙2.4mM,氯化镁1.2mM,磷酸二氢钠1.2mM,碳酸氢钠19mM,葡萄糖11mM,并以95%O2和5%CO2孵育,pH为7.35‑7.45;步骤2中的所述记录电极的内液配方为:葡萄糖酸钾125mM,氯化钠10mM,氯化镁2.0mM,氯化钙1.0mM,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10mM,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10mM,三磷酸腺苷2.0mM,三磷酸鸟苷0.3,pH为7.3,渗透压为285‑295mOsm/kg;步骤2中记录时的记录温度为30‑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8174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