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线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9272.8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8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月千;黄腾;王伟;高鹏;沈哲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丽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线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点云数据采集;结构坐标系建立;坐标转换;数据分割,数据去噪;特征点选取;虚拟点提取;基线建立;基线投影;变化检测获取变形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整个变化检测过程无需配准,解决了传统变化检测方法配准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这是传统基于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以及以往基于LiDAR的变化检测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线 建筑物 变化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基线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激光扫描仪系统对同一建筑物进行两期扫描,获取建筑物表面点云数据;观测值为建筑物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和激光反射强度;2)根据扫描场景内稳定区域选取稳定墙面点云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降维分析,确定结构坐标系的坐标轴指向;将测站坐标系原点投影至稳定墙面,计算平移向量;从而建立特殊的结构坐标系;3)根据步骤2)获得的结构坐标系参数,计算原测站坐标系与结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将扫描的点云数据转化至结构坐标系;4)将步骤3)获得的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和去噪;5)在扫描场景内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征点;6)分别提取虚拟点坐标来表示特征点,步骤6)所述虚拟点坐标的提取过程如下:a)根据获取点云数据的强度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变化墙面的点云进行分类,分离得到砖块点云和砂浆点云;b)利用步骤a)得到的砂浆点云,将点云坐标投影至Z方向和Y方向,定义固定窗口长度Lfix和移动窗口长度Lmove,通过移动窗口,分别计算沿Z方向和Y方向点云线密度变化;c)根据步骤b)得到的线密度变化,分别求取各砖块间横向和纵向分割线,计算每个砖块四个角点坐标,建立砖块模型;d)根据步骤c)得到的砖块模型获取各砖块点云,计算各砖块中心;e)根据步骤d)得到的两期相应的砖块中心三维坐标;步骤2)所提利用砂浆点云,基于窗口移动法计算点云线密度变化,其具体方法如下:设砂浆的平均宽度为Lmortar,该值为已知量,定义固定窗口长度Lfix和移动窗口长度Lmove,三者满足如下关系:Lmortar≈Lfix+2Lmove;分别计算沿Z方向和Y方向移动窗口数目:
其中,[]为取整符号;ymax和ymin分别表示Y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zmax和zmin分别表示Z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计算沿Z方向和Y方向各个窗口内的点数目:nzi(i=1,2,L,ny),nyi(i=1,2,L,nz);分别计算沿Z方向和Y方向的点的线密度:Density_z=(nz(i‑1)+nzi+nz(i+1))/(3Lfix)(i=2,3,L,(nz‑1));Density_y=(ny(i‑1)+nyi+ny(i+1))/(3Lfix)(i=2,3,L,(ny‑1));对于Z方向和Y方向各个窗口,计算其线密度变化率:Grad(i,1)=Density_y(i)‑Density_y(i‑1)Grad(i,2)=Density_y(i+1)‑Density_y(i)所述利用线密度变化,计算各砖块间横向和纵向分割线,其具体方法及说明如下:对于分析的Z方向或Y方向,点云线密度在垂直于该方向的砂浆接缝处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因此,选定该方向上窗口平均密度作为阈值,其中,εy和εz分别表示Y和Z方向上的阈值,则
ntotal为点云总数目,当窗口内点云密度大于阈值,且满足Grad(i,1)>0和Grad(i,2)<0时,此时所处固定窗口即为某砂浆接缝的范围;通过砂浆接缝范围内的点云计算砂浆接缝中心线;通过砖块四周接缝中心线计算砖块模型四个角点坐标,建立砖块模型;7)利用步骤6)选取的特征点,通过连接不同特征点构成基线;8)根据步骤7)建立的基线,将基线向量投影至结构坐标系;9)根据步骤8)获得的两期相对应基线在结构坐标系上的投影分量进行变化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92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时投入回收测流装置
- 下一篇:测量控制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