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657674.8 申请日: 2016-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5993613B 公开(公告)日: 2019-03-19
发明(设计)人: 常毓巍;何淑玲;马令法;杨敬军;李瑛萍;马军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代理公司: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代理人: 郭伟红
地址: 747000 甘肃省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羊肚菌子实体的分离克隆;2:栽培种的制作;3:外援营养袋的制作;本发明方法在高寒、高海拔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可周年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羊肚菌,所用材料来源广泛、便捷,能变废为宝,且循环利用生活、生产等废旧物如废纸、废纸箱、草木灰、农作物秸秆、落叶、腐熟的家禽、家畜粪便等,该技术不但出菇重复性高,产量高且稳定,而且经济、环保的日光温室羊肚菌反季节种植技术。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寒 海拔 地区 羊肚菌多季 种植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层基料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步骤1:羊肚菌子实体的分离克隆:培养基料在试管中分五层设置,按照质量份数,每一层具体为:第一层为25~80份羊肚菌基脚土+3~5份生石灰+72~15份腐熟牛、羊或鸡粪,第二层为85~65份农作物秸秆粉+15~35份杂木屑,第三层为10~30份小麦+85~65份农作物秸秆粉+1~3份维生素B族+4~2份草木灰,第四层为85~65份农作物秸秆粉+15~35份杂木屑,第五层为10~35份玉米芯+10~30份杂木屑+70~30份粉碎废纸+10~5份尿素,试管口塞上棉塞,在温度为125℃,压力为0.15Mpa下高压灭菌1 小时,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将野生或栽培羊肚菌子实体取麦粒大小的1~2块组织接种在上述试管第一层料上,将试管放在12~28℃下,空气湿度为60%~95%,避光培养,接种后第2天开始长出菌丝,10~15天待试管中长满菌丝直至长出菌核后取试管底部的菌丝或菌核或有菌丝、菌核的培养基直接接种在栽培种培养料上;步骤2:栽培种的制作培养主料配方为10%~35%小麦+75%~30%直径0.2~0.5 厘米的玉米秸秆颗粒+10%~30%草木灰+ 1%磷酸二氢钾+3%磷肥+1%石灰;②将浸泡24~48小时的小麦煮至里面不发白但不烂皮后捞出沥干水分,加上玉米秸秆颗粒、草木灰拌匀;③将磷肥和石灰完全溶解在水里拌在上述混合物里做成培养主料,含水量50%~65%;④封口料配方为:60%~82%羊肚菌基脚土,38%~14%草木灰,1%~3%生石灰,1%磷酸二氢钾,含水量30%~45%,pH为7.0~7.5;⑤ 封口料装瓶或装袋:先将培养主料装入瓶或袋中,再装入封口料;⑥封口灭菌:121℃~125℃,0.12Mpa~0.15Mpa高压灭菌4~2小时;⑦接种:将灭菌后的料冷却,在无菌环境中接入步骤1分离得到的菌丝或菌核或者黄豆粒大小的有菌丝、菌核的培养基接种在封口料上并压紧与料充分接触,一支20 mm×200 mm试管视菌丝和菌核长势接30~55瓶或袋;⑧培养:在温度为10~28℃下避光培养,空气湿度为55%~90%,接种后第2~4天开始长出菌丝,10~20天菌丝满瓶或满袋直至长出菌核即为栽培种;步骤3:外源营养袋的制作(1)外源营养袋养料组分为废纸、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石膏;步骤4:日光温室棚种植,周年均可种植,此步骤包括:(1)整地及播种:①施基肥:施有机肥作为基肥,②土壤灭菌:将厢内土壤翻松,整平,先用石灰进行全面的消毒,石灰用量为250kg/亩~350kg/亩,浇一次透水后,晾晒2‑5天,再撒一层1 厘米厚的草木灰和一层5 厘米厚的中砂, 喷洒浓度为0.5%氯氰菊酯及50%的辛硫磷混合水溶液杀虫;③温室棚灭菌:土壤消毒后再将地深翻一次后密闭大棚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灭菌3天,然后通风处理2天;④起厢:平整后的种植土地表面开设厢面,厢面宽度为 80~120cm,再在厢面四周开设厢灌水沟,灌水沟的宽度15~30cm,灌水沟的深度为 15~20cm,然后将栽培种撒播在厢面上,加大播种量;(2)消毒:采用75%的酒精对菌种取用器具、盛放盆、接种人员双手进行消毒后,接种人员通过取用器具将羊肚菌菌种置于盛放盆中;(3)拌种:将甘油三酯和磷酸二氢钾与水以1~3:1:5的体积比混合制成拌种溶液,将栽培种拌匀,拌种溶液的用量为栽培质量的25%~35% ;(4)播种:在厢面上先用1%磷酸二氢钾+1%赤霉素+0.5%硫酸镁+0.5%硫酸锌+10%草木灰的混合营养液洒湿整个厢面,再直接在厢面上进行撒播,后覆盖2~4cm的土,再将厢内土壤进行4~6小时的喷灌,直至使土壤湿度达到95%,再在厢面上覆盖一层2~3cm厚的作物秸秆,以利于保湿;如果第一季在2月初播种,菌丝营养生长在2、3和4月,子实体生殖生长在5月中旬至6月初,25~40天生长周期结束,在整个生长阶段,在高寒地区棚内温度不会低于羊肚菌生活史的最低生长温度,子实体生长1个月左右结束了整个生活史,第一季出菇产量为100~150kg/亩;接着夏季在6月初进行第二季播种,菌丝营养生长在6、7和8月,8月中旬至9月初开始出菇,这个季节,在高寒地区温度也不会超过其生活史的最高生长温度,子实体生长30~50天完成了整个生活史,第二季出菇产量为150kg/亩,接着10月份初进行第三季播种,菌丝营养生长在10、11、12和1月,由于早晚温差较大,一天中棚内凌晨3:00~5:00温度为最低~5℃~3℃,菌丝生长期延长,子实体生殖生长在第二年的1月底至2月初,这个季节,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温室棚温度也不会低于其生活史的最低生长温度,子实体生长40~55天完成了整个生活史,第三季出菇产量170~200kg/亩;实现一年三季的周年生产;(5)投放外源营养袋在步骤(4)羊肚菌播种后第7~10天,在外源营养袋上扎孔,将外源营养袋开孔的一侧平放于土壤表面,压至与所有孔均与土壤充分接触,如果将孔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引起外源营养袋内的养料感染杂菌而霉变,外源营养袋之间的距离为25cm~45cm,行距 30cm~50cm;(6)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在步骤(4)羊肚菌播种后,因土壤水分蒸发而导致土壤发白时,就要进行土地灌水沟漫灌和厢面喷灌处理,进行灌溉时,水里加上甘油三酯0.5mL/L、磷酸二氢钾0.05mL/L和细胞分裂素0.05mL/L,以提供菌丝生长的营养,同时,保持厢面土壤湿度50%~70% ,空气湿度70%~95%,温度12~22℃;(7)拿掉外源营养袋:外源营养袋投放7~40天,外源营养袋内长满菌丝,且菌丝非常密集后拿掉,拿掉外源营养袋是菌丝进入生殖生长的诱因之一,后进行第一次补水,补水量为2L/m2,后每隔7天补一次水进行水刺激,直到原基出现,在水刺激前土壤要相对的干燥,水刺激后的土壤含水量50%~65%,空气湿度85%~90%,温度12~22℃;(8)羊肚菌出菇管理羊肚菌菌丝分化形成原基到具有菌柄和菌盖的幼小子实体后,进入羊肚菌出菇阶段,原基出现到长到3cm期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段时间,厢面土壤湿度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空气湿度控制在 85%~90%,温度12~22℃,条件稍有不适,原基就会大量死亡;(9)采收子实体生长5~10天后,颜色由灰色变成灰黄时,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采摘 1 次;采摘时,用木制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不要用手直接从土壤上拔起,以免损伤周围的幼小原基和未成熟的子实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未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5767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