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胶带纵向撕裂危险源红外智能检测传感器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2208.0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乔铁柱;于斌超;闫高伟;靳宝全;庞宇松;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矿用胶带纵向撕裂危险源红外智能检测传感器及使用方法,属于自动化检测领域。其特征是一种矿用的用于识别危险源的特征和其运动轨迹并进行预警极大降低胶带纵向撕裂的智能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红外光谱识别原理对危险源进行识别。传感器在对危险源进行实时跟踪的同时对危险源的特征进行分析运算与内部的决策机制相匹配给出相应的决策或对危险源进行预警。传感器的全部工作过程处于与安全控制平台双向开放的条件中,可以自主决策也可人为干预决策,是一种智能化的识别跟踪与决策预警一体化的智能传感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带 纵向 撕裂 危险源 红外 光谱 识别 智能 传感器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矿用胶带纵向撕裂危险源红外智能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基于红外光谱识别原理,在采集危险源特征信息后可以自动的识别出危险源,自主的对危险源在胶带上的运动状态进行跟踪识别,自动对危险源进行预判估计给出相应的决策,与矿井安全平台实现信息交互的智能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红外光谱识别原理,识别出疑似危险源将目标锁定并实时跟踪,然后传感器将图像信息转化成红外光谱特征信息与其内部的判定标准进行比较运算确定危险源的特征;该传感器通过通信光纤或者无线网络将现场的视频画面中的危险源进行标记,实时的传送到矿井安全平台并给出风险预估和决策建议;该传感器可以自主的对危险源做出决策也可以由工作人员进行人为干预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极大程度上降低胶带在运行过程中因矸石、锚杆等危险源而纵向撕裂的事故发生,实现智能化的风险识别和决策预警;该传感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多个使用,就是将多个传感器分布于不同的节点,形成智能化的决策预警系统,提高决策预警的可靠性;该传感器主要由金属机箱(1)、图像采集模块(2)、面阵红外探测模块(3)、红外发射模块(4)、信号调理模块(5)、可调支座(6)、图像处理模块(7)、决策预警模块(8)、数据通信模块(9)、中央处理单元(10)、外接电源与通信接口(11)、电源模块(12)、固定支架(13)组成,其中信号调理模块(5)、图像采集模块(2)、图像处理模块(7)、决策预警模块(8)、数据通信模块(9)、中央处理单元(10)和电源模块(12)均位于金属机箱(1)内部,机箱外壳为180~200mm×80~100mm×80~100mm加有紫铜网且防电磁干扰的镍铬合金的长方体金属外壳,面阵红外探测模块(3)和红外发射模块(4)位于金属机箱(1)的左壁外侧,金属机箱(1)底部设有60~80mm长的卡槽,信号调理模块(5)、图像采集模块(2)、图像处理模块(7)、决策预警模块(8)、数据通信模块(9)和中央处理单元(10)通过卡槽固定在金属机箱(1)底部内侧,电源模块(12)固定在金属机箱(1)顶部内侧,外接电源与通信接口(11)固定在金属机箱(1)右壁外侧,该传感器内部器件由排线依次连接,面阵红外探测模块(3)由滤光器和面阵红外敏感器件组成,红外发射模块(4)是VSMY7852X01型红外发射器,信号调理模块(5)由滤波电路、调零电路、反馈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组成,图像采集模块(2)是一个MV‑1394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模块(7)采用DSP芯片,数据通信模块(9)为TCF‑142RS485/光纤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522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渣建筑垃圾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柔性钻杆及其钻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