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指纹识别个人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45714.7 | 申请日: | 2016-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5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熊强;杨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指纹识别个人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的方法,包括如构建服务网络,构建通讯安全防护体系及身份信息识别。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系统构成及信息通讯稳定,信息安全性高,数据管理及发布能力高且准确及时,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身份识别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简化身份识别操作的程序,另一方面在进行身份识别作业同时可有效的实现跨区域、跨网络系统间信息交流,并可实现对身份信息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身份识别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工作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指纹识别 个人 身份 信息 银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通过指纹识别个人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指纹识别个人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构建服务网络,利用互联网将指纹采集装置、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及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构建统一的服务网络平台,指纹采集装置、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及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之间通过至少两条相互独立的互联网网络连接;第二步,构建通讯安全防护体系,在第一步中的各互联网网络中,每一个互联网网络均设至少一个数据备份服务器、至少一个安全防火墙服务器、一个通讯协议服务器、至少一个身份识别服务器和至少一个数据监控服务器,且同一互联网网络中的数据备份服务器、安全防火墙服务器、通讯协议服务器、身份识别服务器和数据监控服务器间均相互并联,并通过身份识别服务器对各指纹采集装置、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及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进行统一地址编码;第三步,身份信息识别,首先分别启动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及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然后由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及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对其所连接的指纹采集装置进行启动并实现信息交流,在通过指纹进行身份信息识别时,首先由指纹采集装置对用户指纹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保存到数据备份服务器中,然后由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和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分别对采集并保存到数据备份服务器中的指纹信息进行识别,若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与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和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存储的指纹信息均一致,则用户可通过指纹采集装置对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和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进行相应操作,若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仅与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存储的指纹信息一致,则将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与该指纹信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需要分别传输至指纹采集装置和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处并显示输出,并由指纹采集装置对指纹信息确认后,由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对该指纹信息进行备份,若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仅与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存储的指纹信息一致,则将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与该指纹信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需要分别传输至指纹采集装置和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并显示输出,在由指纹采集装置对指纹信息确认后,由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对该指纹信息进行备份,若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与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和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存储的指纹信息均不一致,则暂时终止该指纹对应的用户操作权限,并在公安系统户籍身份证管理子系统终端及个人银行征信子系统终端完成身份信息识别后方可进行进一步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57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