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自动谐振补偿的多初级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9975.8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8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麦瑞坤;林天仁;陈彦初;李勇;何正友;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能自动谐振补偿的多初级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对两个初级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将高频变压器接入能量发射部分电路,并使其高频变压器一(L12)的一次绕组与初级线圈一的异名端串接,高频变压器一(L12)的二次绕组与初级线圈二的同名端串接;从而,巧妙地将初级线圈一、二之间的互感抵消。该系统在单个逆变器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时,非故障逆变器仍工作在谐振状态,系统功率因数高;不影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谐振 补偿 初级线圈 感应 电能 传输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能自动谐振补偿的多初级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由能量发送部分和能量接收部分组成;能量接收部分的组成是:依次连接的次级线圈(LS)、次级补偿电容(CS)、整流滤波电路(K)、负载(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发送部分的组成如下:高频逆变器一(H1)的上输出端依次通过保护开关一(P1)、补偿电容一(C1)与初级线圈一(L1)的上端相连,初级线圈一(L1)的下端与高频变压器一(T12)的一次绕组
的上端相连,高频变压器一(T12)的一次绕组
的下端与高频逆变器一(H1)的下输出端连接;高频逆变器二(H2)的上输出端依次通过双向开关二(P2)、补偿电容二(C2)与高频变压器一(T12)的二次绕组
的下端相连,高频变压器一(T12)的二次绕组
的上端与初级线圈二(L2)的上端相连,初级线圈二(L2)的下端与高频逆变器二(H2)的下输出端连接;所述的高频变压器一(T12)的一次绕组
和二次绕组
之间的互感等于初级线圈一(L1)和初级线圈二(L2)之间的互感;所述的补偿电容一(C1)的电容值
补偿电容二(C2)的电容值
由式(1)、(2)确定;![]()
所述的次级补偿电容(CS)的电容值
由式(3)确定:
式(1)、(2)、(3)中,ω为系统工作角频率,
分别为初级线圈一(L1)和初级线圈二(L2)的电感值,
分别为高频变压器一(T12)的一次绕组
和二次绕组
的电感值,
为次级线圈(LS)的电感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3997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无刷电机
- 下一篇:新型电力系统在线防误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