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镁合金带材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37477.X | 申请日: | 2016-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7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梨;刘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元鼎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C22C1/03;C22F1/08;C22C9/00;C22F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镁合金带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上引连铸铜杆;(2)连续挤压铜带坯;(3)四辊冷轧机组对铜带坯进行粗轧;(4)退火;(5)中轧;(6)退火;(7)清洗;(8)采用精轧;(9)清洗钝化;(10)分切。本发明生产的铜镁合金带材氧含量低、导电性能高、力学性能优异,该工艺流程短、高效、节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铜镁合金带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引连铸:以高纯阴极铜和含镁量为20%的铜镁中间合金、含磷量为20%的铜磷中间合金、含稀土元素量为20%的稀土铜中间合金为原料,将原料预热烘干后在熔炼装置中进行熔化,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采用牵引机组上引铜杆;所述上引连铸中结晶器出水温度控制在35℃~40℃,熔炼炉的温度为1170℃~1190℃,采用烘干的木炭覆盖,保证熔炼炉的还原气氛;木炭粒度为30mm~50mm,覆盖厚度100mm~150mm;保温炉的温度为1190℃,采用石墨鳞片覆盖,其覆盖厚度50mm~60mm;所述的上引铜杆速度590mm/min,上引铜杆直径Ф30mm,冷却循环出水温度40℃;制备的上引铜杆:铜+镁+磷+稀土含量大于99 .99%,氧含量小于0.0010%,镁含量为0.041~0.055%,磷含量0.002~0.005%,稀土含量为0.001~0.01%,导电率≥65%IACS;按照0.041~0 .055%的比例向熔炼装置中添加含镁量为20%的铜镁中间合金;按照0.002~0.005%的比例向熔炼装置中添加含磷量20%的铜磷中间合金;按照0.001~0.01%的比例向熔炼装置中添加含稀土元素20%的稀土铜中间合金,稀土元素为铈和镧;(2)连续挤压:以步骤(1)制备的上引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生产铜镁合金带坯,所述的连续挤压机转速为3r/min;连续挤压温度为750~850℃,连续挤压溢料率控制在6~8%;所述的连续挤压的铜镁合金带坯尺寸为15×250mm,铜镁合金带坯的横向公差小于0 .01mm;(3)粗轧:采用四辊冷轧机组对步骤(2)制备铜镁合金带坯进行粗轧,所述的粗轧轧制道次分配为15mm‑10mm‑6mm‑4mm‑2 .5mm‑1.5mm‑1mm;轧制压力≤6000KN,轧制速度≤100m/min,轧制前张力小于30KN,后张力小于50KN;(4)退火:采用光亮退火设备对步骤( 3 )粗轧后铜镁合金带进行退火,所述的退火温度450~550℃,退火时间5h;光亮退火设备采用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其中氢气占20%;升温速度为120℃/小时,冷却时间大于12小时,冷却温度小于50℃;退火后,铜镁合金带的抗拉强度小于350MPa,延伸率大于30%;(5)中轧:采用Ф300/500×600mm四辊可逆液压冷轧机组对步骤(4)退火后的铜镁合金带进行中轧,所述的中轧轧制压力≤5000KN,轧制速度≤200m/min,轧制前张力小于20KN,后张力小于30KN,轧制道次为1mm‑0 .7mm‑0 .5mm;(6)退火:采用光亮退火设备对步骤( 5 )中轧后的铜镁合金带进行退火,所述退火温度460~500℃,退火时间6h,光亮退火设备采用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其中氢气占20%,升温速度为120℃/小时,冷却时间大于12小时,冷却温度小于50℃,退火后,铜镁合金带的抗拉强度小于360MPa,延伸率大于25%;(7)清洗:利用20%的NaOH溶液对铜镁合金带进行脱脂,采用20%的硫酸溶液对铜镁合金带进行酸洗,采用600目的针刷粗抛光和2000目3M刷进行精抛;(8)精轧:采用Ф150/300×600mm四辊可逆液压冷轧机组对步骤(7)清洗后的铜镁合金带进行精轧,所述的精轧轧制压力≤5000KN,轧制速度≤300m/min,轧制前张力小于15KN,轧制后张力小于20KN,轧制道次分配为0 .5mm‑0 .4mm‑0 .3mm;(9)清洗钝化:采用碱液、酸液对铜镁合金带进行清洗,所述的清洗钝化利用20%的NaOH溶液对铜镁合金带进行脱脂,采用20%的硫酸溶液对铜镁合金带进行酸洗,采用600目的针刷粗抛光和2000目3M刷进行精抛,抛光后经70℃~80℃、0 .1%~0 .2%的苯丙三氮唑水溶液进行钝化处理;(10)分切:采用分切设备对铜镁合金带进行分切,所述分切的刀片间隙为0.02mm~0.08mm,刀轴的压下量为0.1mm~0.5mm;上述的生产工艺制备的铜镁合金带,其抗拉强度500~560 MPa,延伸率大于10%,铜+镁+磷+稀土含量大于99.99%,氧含量小于0.0010%,镁含量为0.041~0.055%,磷含量为0.002~0.005%,稀土含量为0.001~0.01%,导电率≥65%IACS,每米铜镁合金带的侧边弯曲度小于1mm,每米铜镁合金带的横向弯曲度小于1mm,每米铜镁合金带的扭曲度小于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元鼎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元鼎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3747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水壶(MK‑17S27A2)
- 下一篇:电水壶(MK‑17S27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