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耦合控制的LTCC滤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0135.5 | 申请日: | 201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50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章秀银;徐金旭;宋校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12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耦合控制的LTCC滤波开关,包括两个半波长谐振器,两条馈电线,PIN管及PIN管的偏置电路等;PIN管及其偏置电路连接到馈电线的其中一个末端,控制器件的开与关状态;当器件处于开状态时,PIN管闭合,信号不通过PIN管,不产生额外的损耗;当器件处于关状态时,谐振器与馈电线的耦合通过PIN管控制为接近于零,实现高隔离;对比于传统的滤波器与开关的级联形式,本发明的滤波开关具有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隔离效果;此外,本发明采用LTCC多层结构来进行设计,不仅增加了设计自由度,还减小了器件体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控制 ltcc 滤波 开关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耦合控制的LTCC滤波开关,融合了滤波器与开关的功能,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耦合控制的LTCC滤波开关分布于十二层金属层上,包括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一馈电线,第二馈电线,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四层地板,PIN管以及PIN管的偏置电路;第一馈电线与第一谐振器形成上下层的宽边耦合,第一谐振器与第二谐振器相互靠近形成耦合,第二谐振器与第二馈电线形成上下层的宽边耦合,因而形成一个滤波网络;PIN管及PIN管的偏置电路与第一馈电线位于第十二层的一个末端和第二馈电线位于第十二层的一个末端连接上;所述第一谐振器在LTCC金属层上设置为对称结构,分布在第二导体层(2)、第五导体层(5)、 第六导体层(6)、 第七导体层(7)、第八导体层(8) 和第十导体层(10)上,第一谐振器由第二十九带状线(49)、 第二十五带状线(45)、第二十一带状线(41)、第十三带状线(33)、第五带状线(25)、第十七带状线(37)、第一带状线(21)、第十九带状线(39)、第七带状线(27)、第十五带状线(35)、第二十三带状线(43)、第二十七带状线(47)和第三十三带状线(53)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第一馈电线和第二馈电线分布在第三导体层(3)、第六导体层(6)和第十导体层(10)上,且相互对称,第一馈电线由第三十一带状线(51)、第九带状线(29)、第三带状线(23)和第十一带状线(31)依次连接而成;PIN管及PIN管的偏置电路连接在第一馈电线的一个末端和第二馈电线的一个末端上;第一馈电线和第二馈电线的末端中,除了连接PIN管及PIN管的偏置电路的末端外,其余的连接到地板,设置为短路端;并且第一馈电线的第三十一带状线(51)和第二馈电线的第三十二带状线(52)的长度设置为能抵消PIN管及PIN管的偏置电路所带来的电容效应;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均为半波长谐振器,位于两个半波长谐振器两端的第二十九带状线(49)、第三十带状线(50)、第三十三带状线(53)和第三十四带状线(54)的末端进行弯折。/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3013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