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力浮标的动力电转电控供电自动应急切换与报警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29840.3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0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管凤旭;刘怀东;严浙平;张宏瀚;周佳加;车浩;周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浮标的动力电转电控供电自动应急切换与报警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电控密封舱、防水灯密封舱,电控密封舱内设置有动力电池、电控电池、电源切换模块和控制模块,防水灯密封舱内设置有灯光报警模块,电源切换模块的动力电池电源接头与动力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切换模块的电控电池电源接头与电控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切换模块的电源切换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电源切换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模块和灯光报警模块经由防水电缆连接。本发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大容量备用电源,当动力电池还余有较多电量情况下,可实现在电控电池欠压的情况下,自动应急切换到动力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实现电子设备的不间断工作与自动报警。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力 浮标 电转电控 供电 自动 应急 切换 报警装置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动力浮标的动力电转电控供电自动应急切换与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浮标主体内的电控密封舱、设置在天线杆上的防水灯密封舱,其特征是:所述电控密封舱内设置有动力电池、电控电池、电源切换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防水灯密封舱内设置有灯光报警模块,电源切换模块的动力电池电源接头与动力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切换模块的电控电池电源接头与电控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电源切换模块的电源切换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电源切换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模块和灯光报警模块经由防水电缆连接;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D2)的第2脚、第三二极管(D3)的第2脚、第四二极管(D4)的第2脚、继电器(K1)的第7脚、第八电阻(R8)的第1脚、第十二电阻(R12)的第1脚、第十三电阻(R13)的第1脚、第六电阻(R6)的第2脚、第四电容(C4)的第1脚、第五电容(C5)的第1脚、第八电容(C8)的正极、电压比较器的第5脚和单锁存器的第5脚并联后接到供电输出接头(P5)的第1脚VCC端,继电器(K1)的第2脚、第十电容(C10)的负极、第二直流稳压模块(DC2)的第3脚、第七电容(C7)的负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电控密封舱防水接头(P2)的第1脚、第一直流稳压模块(DC1)的第3脚、电源切换芯片LTC4412的第2脚与第3脚、滑动变阻器(R7)的第1脚、TL431稳压管(D1)的第2脚、电压比较器的第2脚、第四电容(C4)的第2脚、第五电容(C5)的第2脚、单锁存器的第2脚与第6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到供电输出接头(P5)的第2脚GND端,动力电池电源接头(P3)的第1脚连接第九电容(C9)的正极、第二直流稳压模块(DC2)的第1脚,动力电池电源接头(P3)的第2脚连接第九电容(C9)的负极和第二直流稳压模块(DC2)的第2脚,第二直流稳压模块(DC2)的第4脚连接第十电容(C10)的正极和继电器(K1)的第5脚,电控密封舱防水接头(P2)的第2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第1脚、继电器(K1)的第4脚和电源切换芯片LTC4412的第6脚,电控密封舱防水接头(P2)的第2脚作为灯光报警模块的供电电源正极(U3),电控密封舱防水接头(P2)的第1脚GND端作为灯光报警模块的供电电源的负极通过防水电缆连接到防水灯密封舱防水接头(P1);电控电池电源接头(P4)的第1脚连接第六电容(C6)的正极、第一直流稳压模块(DC1)的第1脚和滑动变阻器(R7)的第2脚,电控电池电源接头(P4)的第2脚连接第六电容(C6)的负极和第一直流稳压模块(DC1)的第2脚,第一直流稳压模块(DC1)的第4脚连接第七电容(C7)的正极和P沟道场效应管(Q3)的漏极,P沟道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第1脚,电源切换芯片LTC4412的第5脚接到P沟道场效应管(Q3)的栅极,电源切换芯片LTC4412的第4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2脚并联后接到控制模块的电源切换信号输入端,电源切换芯片LTC4412的第1脚与滑动变阻器(R7)的第3脚、电压比较器的第3脚相连,电压比较器的第1脚连接TL431稳压管(D1)的第1脚、第3脚和第六电阻(R6)的第1脚,电压比较器的第4脚与第八电阻(R8)的第2脚并联后接到单锁存器的第3脚,单锁存器的第1脚接到继电器(K1)的第1脚,单锁存器的第4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2脚,第十电阻(R10)的第1脚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第1脚、继电器(K1)的第8脚相连,继电器(K1)的第3脚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2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298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放大器以及伺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膨胀定位装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