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7410.8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51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周慧娟;路丽霞;付凤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11;G06T7/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暗原色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目的是为了改善暗原色先验算法的去雾效果以及提高算法效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求出含雾图像I的暗原色图Idark;对暗原色图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得到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的二值图Ybinary;利用分割出的天空区域重估大气光值A;对分割出的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采用不同的方式粗略估计透射率,然后利用二值图Ybinary将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估计的透射率进行合并,得到粗略透射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色 先验 单幅 图像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自适应求出含雾图像I的暗原色图Idark;S1.1:求出最小颜色通道Ic,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x,y)表示R、G、B三通道图像中的像素点;S1.2:对暗通道图Idark进行自适应分块,并进行最小值滤波,得到暗原色图Idark;其中自适应分块大小为:block=round(max(3,M×1%,N×1%))M,N分别为最小颜色通道Ic的长和宽,暗原色图Idark的具体公式为:
S2:对暗原色图Idark进行图像分割,获得包含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的图像,具体分割方法如下:S2.1:求出暗原色图像Idark的亮度图B,并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对亮度图像B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得到分割后的二值图像Bbinary,公式如下:
其中th1是亮度图像B在坐标(x,y)处的亮度值,λ1是亮度图像B的最大类间方差分割阈值;S2.2:求出暗原色图像Idark的灰度梯度图G,并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对梯度图像G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得到分割后的二值图像Gbinary,公式如下:
其中th2是梯度图像G在坐标(x,y)处的梯度值,th2是梯度图像G的最大类间方差分割阈值;S2.3:将分割后的亮度二值图Bbinary及梯度二值图Gbinary作并运算,得到分割后的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二值图像Ybinary,公式如下:
S3:利用上述分割出的天空区域重估大气光值A,把天空区域亮度最大的前50%的亮度均值作为大气光的估计值;S4:粗略估计透射率
S4.1:利用何凯明原方法粗略估计非天空区域的透射率
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ω是去雾参数,是可调参数,0<ω≤1用来选择性的保留远方景物中的小部分雾,使得复原图像更加自然,当ω=1时表示彻底去雾;S4.2:利用蒋建国提出的K容差机制粗略估计天空区域的透射率
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K表示容差参数,是可调参数,用来调整天空区域亮度和大气光值之间的容差值;S4.3:利用分割后的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的二值图像Ybinary将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透射率进行合并,得到粗略透射率
计算公式如下:
S5:采用引导滤波细化透射率,以含雾图像I的灰度图Igray作为引导图像,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细化的透射率t(x,y):
其中t(x,y)是图像Iigray中以k为中心像素的局部窗口ξk的线性变换,通过求解线性因数(ak,bk)的最优解,使输入图像p与输出图像t(x,y)之间的差值最小化;最后求出输出图像如下:
其中
μk和σk表示图像Igray在局部窗口ξ中的均值和方差,|ξ|是窗口ξk中的像素个数;S6:利用大气散射模型得到复原的清晰图像J,具体公式为:
当t(x,y)接近于0时,与实际不符,因此为透射率t(x,y)设置一个下限t0S7:采用引导滤波进一步增强复原图像J的边缘信息,以复原图像J作为引导滤波器的输入,含雾图像I作为引导图像,实现引导滤波器平滑滤波的作用,得到边缘模糊的输出图像q0,最终复原图像Jfinary计算公式如下:Jfinally(x,y)=M(J(x,y)‑q0(x,y))+q0(x,y)其中M是边缘增强倍数,是一个可调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741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