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回油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595192.4 | 申请日: | 2016-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9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江;郭树满;狄恩仓;贾梦立;贺燕香;李伟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1M1/16 | 分类号: | F01M1/16;F01M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机油回油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调节体、旋转轴、弹簧、拉伸体、离心体、滚珠、拉伸杆、回油管,旋转轴与调节体的顶部固结在一起,拉伸体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调节体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滚珠镶嵌在拉伸体的侧壁上,离心体的一侧壁通过滚珠与拉伸体相接触,离心体的另一侧壁通过第二弹簧与调节体的内壁面相连接,拉伸体、离心体的纵剖面均为梯形。在本发明中,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控制板上移,主油道与回油管之间的喉口面积变小,主油道机油压力变大;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控制板下移,主油道与回油管之间的喉口面积变大,主油道机油压力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机械式润滑系统的优化设计。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流量 自动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机油回油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进气门(4)、排气门(5)、发动机排气管(6)、涡轮(7)、涡轮出气管(8)、气缸(9)、活塞(10)、连杆(11)、曲轴(12)、机油泵(13)、机油泵齿轮(14)、链条(15)、油底壳(16)、吸油管(17)、主油道(18)、分油道(19),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道相连接,涡轮(7)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6)的出气口、涡轮出气管(8)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排气管(6)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道相连接,进气门(4)、排气门(5)、活塞(10)均安装在气缸(9)内,活塞(10)的底部通过连杆(11)与曲轴(12)相连接,机油泵齿轮(14)安装在机油泵(13)上,机油泵齿轮(14)通过链条(15)与曲轴(12)相连接,机油泵(13)的进出油口分别与吸油管(17)的出油口、主油道(18)的进油口相连接,吸油管(17)的进油口布置在油底壳(16)内,分油道(19)的进油口与主油道(18)相连接,分油道(19)的出油口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体(20)、旋转轴(21)、第一弹簧(22)、拉伸体(23)、离心体(24)、第二弹簧(25)、滚珠(26)、拉伸杆(27)、控制体(28)、控制板(29)、回油管(30),调节体(20)、控制体(28)内部腔体的纵剖面均为长方形,旋转轴(21)与调节体(20)的顶部固结在一起,旋转轴(21)通过链条与曲轴(12)相连接,第一弹簧(22)、拉伸体(23)、离心体(24)、第二弹簧(25)、滚珠(26)均布置在调节体(20)的内部腔体内,拉伸体(23)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22)与调节体(20)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滚珠(26)镶嵌在拉伸体(23)的侧壁上,离心体(24)的一侧壁通过滚珠(26)与拉伸体(23)相接触,离心体(24)的另一侧壁通过第二弹簧(25)与调节体(20)的内壁面相连接,拉伸体(23)、离心体(24)的纵剖面均为梯形,回油管(30)的两端分别与主油道(18)、油底壳(16)相连接,控制体(28)布置在回油管(30)上,控制板(29)布置在控制体(28)内,拉伸杆(27)的一端穿过调节体(20)下壁面后与拉伸体(23)的下壁连接在一起,拉伸杆(27)的另一端穿过控制体(28)上壁面后与控制板(29)的上壁面连接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519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