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包套的难变形材料多向锻压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94410.2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4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益航;林强;黄羽;郑艾龙;白锋;彭福生;黄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包套的难变形材料多向锻压加工方法,具体涉及对难变形材料开展有效多向锻压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难变形材料塑形加工困难,材料尺寸偏小、加工缺陷多、对模具设备要求高且力学性能差等不足,其工艺流程为:下料—径向锻压—切割出圆饼—包套预备—圆饼的热处理—包套墩粗—去除包套。本发明的包套材料可简单、灵活的参与加工过程中,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提升难变形材料的塑形,获取难变形材料较大的累积变形量,避免墩粗过程中的开裂,本发明可用于尺寸较大、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要求高的难变形块体材料的成型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变形 材料 多向 锻压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包套的难变形材料多向锻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选取难变形材料的棒料作为初始材料;步骤2,对所述棒料在其直径方向进行锻压拔长加工形成拔长棒;步骤3,对所述拔长棒进行机加工切割出若干个一定厚度的圆柱形饼材,并对所述圆柱形饼材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步骤4,选取内径略大于拔长棒直径,高度等于所述圆柱形饼材厚度的金属环作为包套材料;步骤5,将所述包套材料置于锻压机压力中心位置,并将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的待加工圆柱形饼材放入所述包套材料内,然后进行墩粗加工;步骤6,机加工去除所述包套材料,获得成型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44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