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自然净化回渗井三维渗滤自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0631.8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祁福利;李永利;李祥龙;李雪松;鲁守刚;张孟才;郭有民;吴增珑;张峰龙;孙永泉;薛军;王宏存;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雨水自然净化回渗井三维渗滤自净系统属于环保设备;在井管内从上至下依次配置横向净水装置和纵向净水装置,在横向净水装置与纵向净水装置之间设有空间,所述纵向净水装置由从下至上依次填入的砾卵石、粗砂、细砂、粗砂、砾卵石层或陶粒铺垫层构成,所述横向净水装置包括钢筋筒体、上盖板、封堵底板、带有通孔的PVC管或钢管及陶粒贴砾层,所述陶粒贴砾层的粒径尺寸从内至外由大逐渐减小,每层陶粒贴砾层厚度为10‑30cm,PVC管或钢管管壁孔隙率为13‑25%;本系统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使用性能好、成本低、无地下水污染。 1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装置 陶粒贴砾层 雨水自然 自净系统 粗砂 渗滤 三维 底板 陶粒 从上至下 钢管管壁 环保设备 砾卵石层 使用性能 系统结构 逐渐减小 净化 钢筋筒 孔隙率 砾卵石 铺垫层 上盖板 封堵 井管 粒径 填入 通孔 细砂 钢管 下水 配置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雨水自然净化回渗井三维渗滤自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井管(2)管腔内底侧部位处设置纵向净水装置(9),在井管(2)管腔内、位于纵向净水装置(9)上方部位处可上下抽提移动的配装横向净水装置(4),在所述横向净水装置(4)下方与纵向净水装置(9)上方之间部位处设有空间;所述纵向净水装置(9)由从下至上依次填入的砾卵石、粗砂、细砂、粗砂、砾卵石层构成或所述纵向净水装置(9)由从下至上依次填入的陶粒铺垫层(10)构成;所述横向净水装置(4)包括钢筋筒体(3)、上盖板(1)、封堵底板(8)、PVC管或钢管(5)及陶粒贴砾层(7),在PVC管或钢管(5)外壁面上从内至外依次粘贴粒径尺寸逐渐减小的陶粒贴砾层(7),最小粒径尺寸为0.1mm,在陶粒贴砾层(7)中每种粒径尺寸的厚度为10‑30cm,最外侧的陶粒贴砾层(7)外部上包容配装钢筋筒体(3),在所述PVC管或钢管(5)、陶粒贴砾层(7)和钢筋筒体(3)下端部上固装封堵底板(8),带有中心通孔的上盖板(1)配装在PVC管或钢管(5)和陶粒贴砾层(7)上端部上,且与钢筋筒体(3)固接,所述钢筋筒体(3)的钢筋条顶端呈弯折钩状,在所述PVC管或钢管(5)管壁上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总面积与PVC管或钢管(5)管壁总面积比的孔隙率为13‑25%,所述通孔(6)包括横条缝式通孔、或竖条缝式通孔、或圆孔、或椭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自然净化回渗井三维渗滤自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铺垫层(10)中的陶粒铺垫层由带有微孔隙的球形陶粒构成,且陶粒铺垫层的球形陶粒采用粒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从大逐渐减小、再从小逐渐增大的配置结构,陶粒铺垫层内最小球形陶粒的粒径为0.1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未经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606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封性能的火电厂脱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