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充分燃烧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1487.9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1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泥充分燃烧处理装置,包括炉体、热风发生机构、进料机构、第一抽气机构、第二抽气机构、炉排,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转轴外侧设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转轴内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且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壳体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转轴外侧设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转轴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和第一螺旋通道,第一螺旋通道围绕第二通道螺旋布置;炉排设置在燃烧腔内并位于第二出料口下方。本发明结构简单,对污泥处理效果好,充分利用能源,降低了能量消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充分 燃烧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污泥充分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用于向炉体(10)内送入热风的热风发生机构(20)、用于向炉体(10)内输送污泥的进料机构、第一抽气机构(40)、第二抽气机构(50)、炉排(60),其中:炉体(10)具有燃烧腔(101),炉体(10)上设有与燃烧腔(101)连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热风发生机构(20)与炉体(10)的进风口(102)连通;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02)、第一转轴(303)和第二转轴(304),第一壳体(301)、第二壳体(302)均设置在燃烧腔(101)内且第一壳体(301)位于第二壳体(302)上方,第一壳体(301)设有第一进料口(305)和第一出料口(306)且第一进料口(305)位于炉体(10)外侧,第二壳体(302)设有第二进料口(307)和第二出料口(308),第二进料口(307)与第一出料口(306)连通;第一转轴(303)设置在第一壳体(301)内且第一转轴(30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壳体(30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转轴(303)外侧设有第一螺旋叶片(309),第一转轴(303)内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311),第一转轴(303)靠近第一出料口(306)一端设有与第一通道(311)连通的第一进气口(313),第一转轴(303)靠近第一进料口(305)一端设有与第一通道(311)连通的第一出气口(312);第二转轴(304)设置在第二壳体(302)内且第二转轴(30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壳体(30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转轴(304)外侧设有第二螺旋叶片(310),第二转轴(304)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314)和第一螺旋通道(315),第二通道(31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304)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一螺旋通道(315)围绕第二通道(314)螺旋布置,第二转轴(304)靠近第二出料口(308)一端设有与第二通道(314)、第一螺旋通道(315)连通的第二进气口(316),第二转轴(304)靠近第二进料口(307)一端设有与第二通道(314)、第一螺旋通道(315)连通的第二出气口(317),第一螺旋通道(315)的螺旋间距从第二进气口(316)朝向第二出气口(317)方向逐渐减小;第一抽气机构(40)与第一出气口(312)连通,第二抽气机构(50)与第二出气口(317)连通;炉排(60)设置在燃烧腔(101)内并位于第二出料口(308)下方,炉排(60)下方设有储渣腔(104),储渣腔(104)设有排渣口,储渣腔(104)内设有排渣机构(1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14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腺护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苯乙胺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