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微悬浮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2338.2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刘明杰;牛应东;赵丽颖;徐建玲;孔令媛;王峰;刘黎;刘洋;周云飞;李德军;刘彩虹;伍玉涛;刘川;周爱存;曹战国;李俊猛;薛立方;陈福新;张国林;胡延章;张学辉;秦德轮;曹贺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4/06 | 分类号: | C08F114/06;C08F2/1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30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提高微悬浮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效率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引发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氯乙烯单体和脱盐水乳化后加入聚合釜,在40℃~60℃下反应,反应开始30至60分钟后,补加氯乙烯单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减轻粘釜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助剂消耗,且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可以通过中间加入单体量及加入速率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中物料均化时间较长的问题,使得均化后物料粒径不仅满足工艺需求而且在补加氯乙烯单体后仍能保证乳液液滴稳定和产品粒径和粒径分布在合适的范围,缩短了均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效率 氯乙烯单体 均化 聚氯乙烯糊树脂 悬浮聚氯乙烯 粒径分布 糊树脂 补加 产品粒径 工艺需求 粒子粒径 乳液液滴 速率控制 助乳化剂 聚合釜 乳化剂 脱盐水 引发剂 粒径 乳化 消耗 生产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微悬浮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效率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引发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氯乙烯单体和脱盐水乳化后加入聚合釜,在40℃~60℃下反应,反应开始30至60分钟,以如下速度补加氯乙烯单体: 式中:dW—加单体速率kg/分;Q—反应釜移出的热量kj/分;d—反应温度下氯乙烯单体的密度kg/m3 ;1600—氯乙烯单体聚合热kj/kg;1400—聚氯乙烯的密度kg/m3 ;引发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氯乙烯单体和脱盐水这五种物质按如下质量进行配比:引发剂占氯乙烯单体质量的0.01~0.3%,乳化剂占氯乙烯单体质量的0.2~0.8%;助乳化剂占氯乙烯单体质量的1.0~2.5%;软水占氯乙烯单体质量的100~105%;将引发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氯乙烯单体和脱盐水在密闭的混合槽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功率2~5kw/m3 ,在乳化机内进行混匀操作乳化后,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用两台串联的均化机进行乳化,混合均匀后的物料首先进入第一台乳化机进行乳化,经第一台乳化机乳化后的物料进入第二台乳化机进行再乳化,然后加入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补加氯乙烯单体的量是占反应初期加入质量的5~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23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开窗限位器
- 下一篇:不锈钢易加工挂锁锁体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