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85241.9 | 申请日: | 2016-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刘俊杰;李俊芳;吉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属于无人飞行器自动控制领域。针对机体刚性且严格对称的四旋翼飞行器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调节简便结合模型已知动态设计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把各通道间的动态耦合部分视为系统内部不确定干扰,将其与外界干扰作为作用于系统的未知综合扰动。该观测器只对当前系统的未知扰动进行快速估计,降低了观测器的负担,从而提高了对扰动的估计能力。利用LESO对扰动的估计值在俯仰通道的控制输入中引入相应补偿,既可实现对扰动的抑制,又可实现姿态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对扰动进行在线补偿,实现了稳定的姿态控制。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旋翼 飞行器 姿态 线性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建立四旋翼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具体为:针对机体刚性且对称的四旋翼飞行器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动量矩定理,飞行器绕质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表示为:τf‑τd‑τg=Jw+w×Jw其中:J=dig(Jx,Jy,Jz)为机体坐标系下的转动惯量矩阵,Jx、Jy、Jz依次为机体绕滚转轴、俯仰轴、偏航轴的转动惯量;w=[wx wy wz]T∈R3为机体坐标系下绕上述机体绕滚转轴、俯仰轴、偏航轴三个轴的角速度;用Φ=[γ θ ψ]T表示欧拉角,γ θ ψ依次为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则在小角度姿态下,
机体转动力矩来源于:机体受到的升力力矩,空气阻力扭矩,陀螺效应下的扭矩;τf为机体受到的升力力矩,表示为:![]()
其中:Kf为执行器驱动旋翼转动产生转矩时,电机电压与旋翼产生升力之间的系数,Kt,n为顺时针力矩系数,Kt,c为逆时针力矩系数,并且Kt,n=‑Kt,c,l为俯仰轴与旋翼中心的距离,Fi、Mi(i=f,b,l,r)分别为前旋翼,后旋翼,左旋翼,右旋翼产生的升力和力矩,Vi(i=f,b,l,r)为四个电机电压;τd为空气阻力扭矩,表示为:τd=Kafw其中:Kaf为空气阻力系数,且Kaf=dig(Kafx,Kafy,Kafz)τg为陀螺效应下的力矩,表达式为:![]()
其中:Jr为旋翼转子的转动惯量,qi(i=f,b,l,r)是前旋翼,后旋翼,左旋翼,右旋翼四个旋翼的角速度,且W=[0 0 ql+qr ‑qb ‑qf]T;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系统的动态模型为:![]()
步骤102:建立四旋翼姿态的数学模型如下:![]()
当四旋翼飞行器大角度动作时,系统表现为强耦合非线性特性;引入控制量U=[U1 U2 U3]T;此时,将整个系统分为滚转通道、俯仰通道、偏航通道,B为多变量变换矩阵:![]()
同时,将三个通道之间的动态耦合部分视为系统内部不确定扰动,则![]()
其中εi(i=1,2,3)为系统内部不确定扰动,![]()
![]()
![]()
四旋翼飞行器在实际飞行时,将系统内部不确定扰动和外界扰动作为作用于系统的未知综合扰动,则姿态系统的模型为:![]()
其中fi=εi+di(i=1,2,3)为作用于系统的未知综合扰动,di为作用于三个通道的外界扰动;步骤103: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的三个通道分别进行姿态控制;LESO直接利用输入输出信息对系统的状态以及“综合扰动”进行实时估计;设计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在线补偿综合扰动,实现姿态控制;步骤1031:俯仰通道自抗扰姿态控制器的设计;当x3=f2为俯仰通道的扩张状态变量时,f2可导,则俯仰通道的模型表达为:![]()
其中:U2为俯仰通道控制输入,‑Kafyx2/Jy为系统已知动态,x1,x2,x3依次为俯仰角,俯仰角速度,俯仰通道综合扰动;基于已知俯仰角速度信息设计如下LESO对系统的状态和扰动进行观测:![]()
其中:a=Kafy/Jy,b0=lKf/Jy,zi(i=1,2,3)分别为xi(i=1,2,3)的观测值,βi(i=1,2,3)为观测器增益,将观测器极点都配置到‑wo,且β1=3wo,β2=3wo2,β3=wo3,wo为观测器带宽;利用LESO对扰动的估计值在俯仰通道的控制输入中引入相应补偿;设计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如下:![]()
其中:θd为偏航通道给定值,kp,kd为控制器增益,且kp=wc2,kd=2wc,wc为控制器带宽,u2为反馈控制量;重复步骤1031,实现滚转通道和偏航通道的自抗扰姿态控制;步骤104:闭环稳定性分析;具体为步骤1041:俯仰通道的闭环稳定性分析基于频域理论,建立俯仰通道的闭环控制回路,对式
和式
进行拉氏变换,则![]()
![]()
通过LESO对俯仰通道扰动项估计,则
其中:
为f2(s)与z3(s)之间的估计误差;将俯仰通道控制对象记为:![]()
得到俯仰角输出θ(s)与俯仰角给定值θd(s)和扰动的估计误差
之间的关系式:![]()
其中![]()
![]()
c1=3wo+2a+2wcc2=(2wc+a)(3wo+a)+3wo2+3awo+wc2c3=(3wo2+3awo)(2wc+a)+wc2(3wo+a)c4=wc2(3wo2+3awo)以θd(s)为输入,θ(s)为输出,忽略对扰动的估计误差,则俯仰通道闭环传递函数为:![]()
根据Routh判据,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由于a>0,wc>0,则整个俯仰通道闭环系统稳定;重复步骤1041,对滚转通道和偏航通道的闭环稳定性进行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852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制图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