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固有抑制剂法和铸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Hi-B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5471.9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0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仇圣桃;项利;王海军;付兵;荣哲;李军;干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6;C21D8/12;C21D1/74;C21C7/10;B2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硅钢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固有抑制剂法和铸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Hi‑B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板坯加热→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高温退火。本发明不仅对铸坯采用低温加热,而且工艺适应范围宽泛,抑制能力充足,采用本发明得到的Hi‑B钢,其中B8值高达为1.988T,P17/50低至0.836W/kg。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固有 抑制剂 低温 加热 工艺 生产 hi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固有抑制剂法和铸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Hi‑B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冶炼将钢液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控制在以下范围:C:0.04~0.065%,Si:3.1~3.3%,Mn:0.08~0.60%,P:0.01~0.03%,S:≤0.01%,Als:0.025~0.055%,N:0.007~0.013%,Cu:0.10~1.0%,其余为Fe;并采用全铁水操作,或者所用铁合金不夹杂有色金属;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60~1680℃;(2)RH精炼RH精炼过程中采用两次合金微调,真空泵系统的泄露量<25Kg,真空度≤266Pa;RH处理钢液开始温度控制在1600~1680℃,处理终点温度控制在1520~1600℃;(3)连铸连铸过程中,采用长水口吹氩保护浇铸,吹氩压力:0.10~0.25Mpa;拉坯速度0.5~4.0m/min;(4)铸坯加热铸坯加热:加热温度1150~1200℃,加热时间0.1~4.5h,在炉时间0.1~5h;(5)热轧热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50~1180℃,终轧温度为900~920℃;热轧板厚度2.0~2.5mm;轧制完成后快速冷却,然后迅速卷取放入低温保温炉内;(6)常化采用两段式常化,第一段,在氮气气氛下快速加热至850~1150℃并保温10~300s,第二段将钢板加热至600~900℃,保温10~300s,并采用水淬处理,水淬时间1~90s;(7)冷轧冷轧采用时效轧制工艺一次冷轧至产品规定厚度;(8)脱碳退火经一次冷轧后,冷轧板在5~30%H2和95~70%N2露点为10~60℃气氛下进行750~850℃×0.5~5min脱碳退火,此时碳含量降至0.002~0.004%以下,涂层后烘干并进行高温退火;(9)高温退火高温退火所用气氛为20~80%H2和80~20%N2,升温速率为10~40℃/h,将温度升高至1100~1250℃,在纯氢气氛中保温10~40h;冷却出炉涂敷应力涂层即得到成品;所述步骤(3)中,中包采用耐火材料,结晶器浸入式水口采用无碳耐火材料;正常浇铸4~5分钟、20分钟、35分钟,分别进行测温;热电偶插入中包中间位置,深度为145~160mm,测温头与周围壁的间距≥250mm;在所述步骤(4)中,对板坯进行分段低温加热,使得在保证铸坯均匀加热并使抑制剂充分固溶的同时,不致铸坯边部开裂;在所述步骤(5)中,控制γ相含量为20%~30%;钢中的γ相含量与温度、C、Si、Mn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
Hi‑B钢中B8值高达1.988T,P17/50低至0.836W/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654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