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活性态砷、铋、锑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43975.0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高鹏;杨小敏;凌莉;纪晓晖;刘军海;熊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土壤重金属砷、铋、锑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现用检测方法是测定土壤重金属全量,检测过程复杂,而且测定结果中很大一部分砷、铋、锑不具备生物有效活性。土壤活性态砷、铋、锑检测方法分析出的土壤砷、铋、锑,能最大限度反映土壤重金属砷、铋、锑与植物根系吸收之间关系,表征土壤重金属污染状态。土壤活性态砷、铋、锑检测采用超大土壤取样量,二乙三胺五乙酸为螯合剂,氯化钙中钙离子为螯合浸提平衡剂,三乙醇胺作为缓冲剂,螯合浸提出土壤活性态砷、铋、锑;用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超低质量浓度标准曲线,保证土壤中超微量土壤活性态砷、铋、锑的检出。土壤活性态砷、铋、锑含量的表示单位为μg/kg或10‑3mg/kg。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活性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土壤活性态砷、铋、锑检测采用螯合浸提剂浸提出土壤活性态砷、铋、锑,其螯合浸提剂完全配方是:二乙三胺五乙酸1.967g,溶于14.92g(约13.3mL)三乙醇胺和少量水中;再将1.47g氯化钙溶于水后,一并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950mL;在酸度计上用1:1盐酸溶液或1:1氨水调节pH至7.3,用水定容至1000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未经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439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