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对打训练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2332.4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79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屹;赵西强;马学强;杨玉凤;仲伟波;张红兵;朱冬勇;刘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综合对打训练用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出拳机构,出拳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和固定于第一动力源前端的第一拳手实现正拳动作;出拳机构还包括第二动力源和固定于第二动力源前端的第二拳手,带动第二拳手运动实现跆拳道平拳动作;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分别单独连接;通过动力源带动第一拳手、第二拳手以及脚踢件进行动作,实现与运动员的对打,由控制系统统一进行控制,能较好地实现与人对打训练的实战模拟,实用性高;通过凹槽的设置,可带动整体框架在对打中的后移,并依靠重力自动前进进行回位,更加符合人与人对打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对打 训练 装置 | ||
【主权项】:
1.综合对打训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出拳机构,出拳机构包括第一拳手,第一拳手穿过框架与第一旋转凸轮接触,第一旋转凸轮与第三动力源连接带动第一拳手动作以实现跆拳道正拳或拳击直拳动作;第一拳手上套有第一弹性件与框架相抵以实现第一拳手收回;出拳机构还包括第二拳手,第二拳手的一端部与第二旋转凸轮接触,第二旋转凸轮与第四动力源连接带动第二拳手实现跆拳道平拳或散打摆拳动作,第二拳手与框架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实现第二拳手收回,第二拳手设有多个且高度位置不同;出拳机构还包括下压件,下压件端部与第四旋转凸轮接触,第四旋转凸轮与第七动力源连接以带动下压件动作实现跆拳道下劈动作;所述下压件与框架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以实现下压件的收回;下压件与第三动力源之间可拆卸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三动力源、第四动力源和第七动力源分别单独连接;支架,支架的顶部设有倾斜的凹槽,框架的顶部悬挂设于该凹槽内;所述第二拳手与一个向框架竖直中心弯折的第二拳杆一端连接,第二拳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旋转凸轮接触,第二拳杆的中部套于框架上;在所述框架的侧面设有第三旋转凸轮,第三旋转凸轮与一倾斜设置的第三拳杆接触,该拳杆的中部套于框架,该拳杆的另一端部与脚踢件固定实现斜向踢腿动作完成跆拳道前踢动作,第三旋转凸轮与第六动力源连接,第六动力源与控制系统连接,第三旋转凸轮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二旋转凸轮的设置高度,通过凹槽的设置,可带动整体框架在对打中的后移,并依靠重力自动前进进行回位,更加符合人与人对打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4233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球场嵌入式永久标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照明设备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