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浸泡法诱导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0273.7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5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辛培尧;辛亚龙;林源;唐军荣;李斌;何承忠;韩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A01H4/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65022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浸泡法诱导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准备,无菌苗茎段去除叶片和顶端,截成0.8‑3cm长,每段至少保留一个叶腋;步骤二:预培养:培养基MS+0.5mg/L 6‑BA中预培养,2‑3d;步骤三:避光震荡:将预处理后的材料,浸泡于含200‑500mg/L秋水仙素的无菌水中,于摇床上以120r/min,25‑30℃避光震荡,处理时间分别12‑72h;步骤四:光照培养:材料经浸泡处理后,转入未附加秋水仙素的MS+0.15mg/L NAA+0.5mg/L 6‑BA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步骤五:变异芽的同质化处理:上述培养40d后,选培养得到的变异明显的芽苗,在培养基MS+0.15mg/L NAA+0.5mg/L 6‑BA中,间隔40d反复培养5次。本发明的诱导方法,获得了四倍体无籽刺梨新种质,可增加无籽刺梨果实营养成分如Vc、VE和SOD等,同时使其果径和可食用部分增多。 1 | ||
搜索关键词: | 无籽 四倍体 刺梨 诱导 培养基 浸泡法 秋水仙 预培养 避光 浸泡 震荡 预处理 无菌苗茎段 材料准备 刺梨果实 光照培养 可食用 同质化 新种质 果径 水中 无菌 芽苗 摇床 叶腋 去除 叶片 转入 保留 | ||
步骤一:材料准备:无菌苗茎段去除叶片和顶端,截成0 .8‑3cm长,每段至少保留一个叶腋;
步骤二:预培养:培养基MS+0 .5mg/L 6‑BA中预培养,1d;
步骤三:避光震荡:将预处理后的材料,浸泡400mg/L秋水仙素的无菌水中,于摇床上以120r/min,25‑30℃避光震荡,处理时间分别为24h;
步骤四:光照培养:材料经浸泡处理后,转入未附加秋水仙素的MS+ 0.15mg/L NAA+ 0 .5mg/L 6‑BA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步骤五:变异芽的同质化处理:经上述步骤四培养40d后,选培养得到的变异明显的芽苗,在培养基MS+ 0 .15mg/L NAA+ 0.5mg/L 6‑BA中,间隔40d反复培养5次;
其中避光震荡结束后,需将茎段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过滤纸吸尽表面残留液体,再进行步骤四;
倍性鉴定:步骤五完成后,当同质化处理的芽长至2‑3cm时,将变异明显的无籽刺梨芽苗转入1/2MS +0 .1mg/L 6‑BA+0 .2mg/L IBA+0 .3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中生根;待根长1cm时, 截取根尖材料,利用常规制片法进行染色体计数,确定其倍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浸泡法使无籽刺梨四倍体产生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材料准备 ,无菌苗茎段去除叶片和顶端,截成1cm长,每段至少保留一个叶腋。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4027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焊印制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