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Fe2O4‑SiO2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38903.7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陆亚林;李志昂;王建林;刘敏;陈彤;陈季芳;傅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28;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胜周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水溶液中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吸附性的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所述复合纳米颗粒具有CoFe2O4‑SiO2核‑壳结构,并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向摩尔比为2∶1的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钴盐的水溶液中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至pH=9~10,接着加热煮沸并通过磁铁或离心收集沉淀物,最后将所得沉淀物进行洗涤和烘干,得到CoFe2O4纳米颗粒;将所获得的CoFe2O4纳米颗粒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接着相继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水和正硅酸四乙酯,充分反应后通过磁铁或离心收集沉淀物,最后将所得沉淀物进行洗涤和烘干,得到所述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复合纳米颗粒可以用于水溶液如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染料处理,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环境无害。 | ||
搜索关键词: | cofe sub sio 结构 复合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对水溶液中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吸附性的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通过磁性纳米颗粒CoFe2O4与SiO2复合获得并具有CoFe2O4‑SiO2核‑壳结构,其中所述复合纳米颗粒能够分散在水溶液中并对水溶液中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同时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由于结合了SiO2的热稳定性和CoFe2O4的磁性而能够通过磁力回收并经过热处理被循环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89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料(47)
- 下一篇:一种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系统
- 基于钴铁氧体纳米薄膜的电阻开关及制备方法
- 一种聚苯胺包覆纳米CoFe<sub>2</sub>O<sub>4</sub>粒子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聚噻吩包覆纳米CoFe<sub>2</sub>O<sub>4</sub>粒子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及其应用
- 一种能与聚乙烯复合制备纳米电介质的纳米CoFe2O4粉的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光催化领域的CoFe<base:Sub>2
- 一种Co<sub>3</sub>Fe<sub>7</sub>磁性合金微粉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 CoFe普鲁士蓝类似物修饰电极及其在同时测定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中的应用
- 一种壳核结构的碳包覆纳米CoFe合金析氧催化剂及其制法
- 一种双杂原子掺杂的CoFe/SN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