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碳陶材料刹车盘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33475.9 | 申请日: | 2016-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9/02;C04B35/8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碳陶材料刹车盘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刹车盘,采用碳陶复合材料,采用特定工艺及参数提升了材料的机械性能,使得密度小、力学性能好、抗烧蚀性能良好,制备过程中对刹车盘进行表面结壳处理,并通过控制合适的CVI工艺参数,使刹车盘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热解碳,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材料 刹车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碳陶材料刹车盘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碳陶复合材料在真空条件下,将碳纤维放入2150℃‑2225℃环境中锻烧2‑3h,将锻烧后的碳纤维基体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在50‑70℃浸泡50‑80min,接着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最后烘干待用;取10‑12mL复合催化剂,加入浓度为2mol/L的氨水90‑120mL,再加入30‑50mL无水乙醇,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的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将所得的碳纤维预制体放入釜中浸渍8‑10h;将反应釜浸入120‑140℃的油浴中反应2‑3h;用冷水对反应釜急冷,使其温度降至室温,取出碳纤维预制体,在不断翻动的情况下阴干;将所得的试样转入真空碳管炉中锻烧、还原,得加载有金属催化剂Ni颗粒的碳纤维预制体;将所得碳纤维预制体装载在真空碳管炉中,进行沉积增密;其中,主要工艺参数为:温度1200‑1300℃,管道天然气气体流量范围为5‑7L,气氛压力控制为1.5‑2KPa,沉积时间为50‑60h;将所得沉积增密后的样品在2200‑2250℃温度下高温石墨化处理2h‑3h,自然冷却后得到复合碳纤维材料;将所述复合碳纤维材料置于浸渍液一中浸渍,浸渍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裂解,重复浸渍‑高温裂解操作,直至得到密度为1.85‑1.9g/cm3碳陶复合材料;所述浸渍液一由聚甲基硅烷,和苯乙烯组成;所述高温裂解的温度为1000‑1300℃;在保护气氛下,对所得碳陶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直至碳陶复合材料的密度降至1.85‑1.89g/cm3,得到预成品;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为1450‑1650℃;将预成品置于浸渍液二中,浸渍完成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裂解,裂解后打磨,重复循环浸渍浸渍液二‑裂解‑打磨操作直至得到密度为1.95‑2.03g/cm3碳陶复合材料成品;所述浸渍液二由硅粉和聚甲基硅烷按质量比10‑24:100,所述裂解的温度为1200‑1300℃;(2)加工刹车盘预成型体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刹车盘预成型体,所述刹车盘预成型体有两块,将加工好的刹车盘预成型体放入CVI炉进行常规的沉积;沉积参数为:CVI炉炉温为1150‑1250℃、CVI炉内压力≤10KPa、沉积时间75‑100h,天然气流量为4000‑4500L/h、丙烷气流量为600‑750L/h,得到经过表面结壳处理的刹车盘预成型体;(3)装填碳陶复合材料将碳陶复合材料分别装填到所述经过表面结壳处理的两块刹车盘预成型体上的相变储能装填槽中,装填的体积为储能槽体积的85%‑90%;(4)覆盖石墨纸裁剪石墨纸,该石墨纸的外形尺寸与储能槽的外形尺寸相当,将裁剪好的石墨纸置于所述装填槽内,并使该石墨纸覆盖碳陶复合材料表面;(5)涂刷粘接剂将粘接剂分别涂刷在刹车盘预成型体非摩擦面、碳铆钉表面和铆钉孔内,每平方厘米的涂刷量为1‑1.5g;所述粘接剂的适于温度为850‑900℃;(6)对合、烘干和热处理将所述涂刷有粘接剂的两块刹车盘预成型体的非摩擦面对合;将碳铆钉铆入铆钉孔;将一石墨配重放置在对合后的两块刹车盘预成型体表面,通过该石墨配重的重量使两块刹车盘预成型体之间无间隙接触;将所述对合后的刹车盘预成型体及配重物一起放入烘箱烘干;烘箱温度170‑200℃,烘干时间为3‑4h;将烘干后的刹车盘预成型体及配重物放入高温炉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参数:抽真空至≤1000Pa,对热处理炉升温至800‑850℃, 保温1‑2h进行热处理;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刹车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347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燃烧生物质暖风炉
- 下一篇:一种载人海豚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