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薄荷种植改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质和预防蟹病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15326.X | 申请日: | 2016-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9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庚东;宋超;陈家长;吴伟;孟顺龙;范立民;郑尧;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31/00;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薄荷种植改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质和预防蟹病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通过中华绒螯蟹养殖、薄荷种植、池塘管理和收获得到薄荷和中华绒螯蟹。本发明不仅可以扩展浮床植物的品种,达到和其它浮床植物一样的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浮床植物的利用价值,有利于生物浮床技术的推广使用。另外,在养殖水体种植薄荷,还可以通过中草药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起到促进养殖动物生长、防治养殖动物病害的作用。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薄荷 种植 改善 中华 绒螯蟹 养殖 池塘 水质 预防 方法 | ||
【主权项】:
通过薄荷种植改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质和预防蟹病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1)中华绒螯蟹养殖:选取面积8‑12亩的池塘,水深1.1‑1.5m,坡比为1:3,池塘四周建立高出埂面50‑60cm的防逃设施,养殖前进行清塘消毒;3月下旬,按600‑750只/亩的容量将蟹种放养至池塘;(2)薄荷种植:将培育好的薄荷幼苗插入生物浮床中,将若干生物浮床放置于池塘上,浮床覆盖面积占池塘面积的8%‑10%;薄荷种植期间,若发现死叶,去除后及时补充;(3)池塘管理:养殖期间,投喂河蟹饲料,日投一次,时间为下午5时,投食量为蟹虾体重的2%‑3%,保证2‑3h内螃蟹将食物吃完;(4)收获:每年10月进行中华绒螯蟹采收,薄荷叶高于50cm即可进行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1532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