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翻边封闭承力框整体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2384.9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3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伟;冯志海;张震;王俊山;房金铭;王捷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异形翻边封闭承力框整体成型方法,属于热结构碳/碳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从承力框的异形、带翻边、封闭型腔的结构特征出发,考虑到部件承力特性,采用基于碳布叠层结构、分步缝合、近净尺寸成型方法,获得整体编织的碳纤维承力框织物,采用液相高压增密工艺技术和分瓣式石墨工装应用技术,实现整体承力框的变形控制和均匀致密化。通过工艺控制和参数优化,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最终材料密度1.85~1.95g/cm3,拉伸强度200~260MPa,压缩和弯曲强度160~200MPa,层间剪切强度15~20MPa。在保证材料高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异形、翻边、封闭承力框整体净尺寸成型,大大提高了部件的承载效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封闭 承力框 整体 成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异形翻边封闭承力框整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T300‑1K或T300‑3K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编织成缎纹、平纹或斜纹的碳布,编织过程中以经向纱线方向为0°,逆时针旋转分别形成+45°,90°和‑45°,随后将碳布按承力框型面展开最大包络尺寸裁剪成碳布块备用;2)按承力框三维数学模型制作模具,用于实现碳布的铺放和压紧;3)将步骤1)中的碳布块按照预先设计的铺层顺序在步骤2)的模具上进行铺放,铺放基准面为曲面翻边或平面,随后对铺放后的碳布进行压紧缝合,得到织物中间制品;预先设计的铺层顺序为0°/+45°/90°/‑45°、0°/+45°/90°/‑45°/0°、0°/90°/+45°/0°/90°/‑45°、0°/+45°/90°/‑45°/0°/‑45°/90°/+45°/0°、0°/90°/+45°/0°/90°/‑45°/0°/90°、0°/90°/+45°/0°/0°/‑45°/0°/90°或0°/90°/+45°/‑45°/0°/90°,碳布块按照预先设计的铺层顺序在45°方向引入纤维,纤维体积含量45%~55%,缝合间距4~10mm;4)将步骤3)中的织物中间制品进行翻边处理,翻折出平面部分或曲面翻边,对碳布进行剪裁处理,再对其压紧并缝合,获得异形翻边封闭承力框的整体织物;对碳布进行剪裁处理的方式如下;当碳布由平面部分向曲面部分翻边时,对碳布进行裁剪,对裁剪后留下的缺口进行碳布补强处理;当碳布由曲面部A向平面部分翻边时,直接将多余碳布裁剪即可;5)按异形翻边封闭承力框整体织物三维尺寸制作材质为石墨的工装,该模具采用分瓣式设计;6)将步骤4)得到的承力框整体织物放置于步骤5)的石墨工装上,进行热处理,去除纤维表面的浆剂后形成带石墨工装的碳纤维预制体;7)将带石墨工装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沥青,然后进行碳化处理,反复循环形成一定密度的碳/碳在制品;8)将步骤7)的碳/碳在制品进行高温热处理;9)将步骤8)处理后的碳/碳在制品进行沥青高压浸渍‑碳化处理,浸渍压力50MPa以上;10)将步骤9)中的碳/碳在制品进行高温热处理;11)重复步骤9)~步骤10)进行多次增密,直到材料密度大于等于1.85g/cm3以上,即制得异形翻边封闭碳/碳整体承力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23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