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4773.1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4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赵瑞学;杜孝杰;李少静;韩建营;仲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16 | 分类号: | F04B1/16;F04B1/28;F03C1/06;F03C1/40;F03C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马达。本发明所提供的泵马达,其包括泵马达本体、工况切换执行装置和工况控制组件,其中,泵马达本体包括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和斜盘,工况切换执行装置包括第一液控端和第二液控端,工况控制组件能够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的压力来控制泵马达在泵工况和马达工况之间切换,且在泵工况时工况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负载压力变化控制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的压力变化,以控制泵马达实现泵负载敏感控制功能。本发明所提供的泵马达,既能够作为泵使用,又能够作为马达使用,具有能量回收功能,且能够在泵工况时根据负载压力大小调节流量大小,具有泵负载敏感控制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 ||
【主权项】:
一种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马达本体(1)、工况切换执行装置和工况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泵马达本体(1)包括第一工作口(S)、第二工作口(B)和斜盘,当所述斜盘的第一端处于零角度平面的第一侧时,所述泵马达处于泵工况,此时所述第一工作口(S)进油且所述第二工作口(B)出油,当所述斜盘的第一端处于零角度平面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时,所述泵马达处于马达工况,此时所述第二工作口(B)进油且所述第一工作口(S)出油,所述零角度平面为经过所述斜盘与所述泵马达本体(1)的传动轴的轴线的交点且垂直于所述传动轴轴线的平面,初始位置为所述泵马达本体(1)无液压油输入时所述斜盘的第一端所处的位置;所述工况切换执行装置与所述斜盘驱动连接,且所述工况切换执行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接的第一液控端和第二液控端,通入所述第一液控端的液压油用于对所述斜盘施加使所述斜盘的第一端保持在位于零角度平面的第一侧的初始位置的作用力,通入所述第二液控端的液压油用于对所述斜盘施加使所述斜盘的第一端离开所述初始位置并向零角度平面的第二侧摆动的作用力;所述工况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控端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之间的连接油路上,所述工况控制组件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液控端的压力来控制所述泵马达在所述泵工况和所述马达工况之间切换,且在所述泵工况时所述工况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负载压力变化控制所述第二液控端的压力变化,以控制所述泵马达实现泵负载敏感控制功能;所述工况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口(B)与所述第二液控端之间,且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路上且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油路的通断,当所述第二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油路断开时,液压油经由所述第一油路及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进入所述第二液控端,所述工况切换执行装置使所述斜盘的第一端处于所述零角度平面的第一侧,所述泵马达处于所述泵工况,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机构根据负载压力变化控制所述第二液控端的压力变化;当所述第二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时,液压油经由所述第二油路及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进入所述第二液控端,所述工况切换执行装置将所述斜盘的第一端推动至所述零角度平面的第二侧,所述泵马达处于所述马达工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477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