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中负电阻的消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3224.4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付东;盛启亮;武志刚;梁年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中负电阻的消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获取简化后电力网络系统的潮流结果及新生成含负电阻串联支路的电阻值和电抗值,所述潮流结果是电力网络系统化简之前的潮流计算结果;步骤S20,对含负电阻的串联支路进行等电流网络变换,变换为含有负电阻和正电阻的对地导纳支路;步骤S30,将对地导纳支路中的负电阻进行忽略处理,对其中的正电阻进行保留处理,对原含有负电阻的支路参数进行更新,形成新的支路。本发明方法基于潮流计算结果的消去负电阻方法,能够经过少量步骤将负电阻消去而不较大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而满足了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含负电阻网络的建模需求及含负电阻网络的仿真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电阻 消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力系统中负电阻的消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获取简化后电力网络系统的潮流结果及新生成含负电阻串联支路的电阻值和电抗值;步骤S20,对含负电阻的串联支路进行等电流网络变换,变换为含有负电阻和正电阻的对地导纳支路;所述等电流网络变换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将含负电阻的串联支路等效变换为并联支路,计算出并联支路的电阻和电抗;所述串联支路变换为并联支路的等效变化式如下:![]()
其中R为电阻,X为电抗,R1为变换后的电阻,X1为变换后的电抗,上述是将电阻与电抗串联支路变换为电阻与电抗并联支路,步骤S22,对并联支路的电阻分支通过等电流原则,转化为对地导纳支路,所述的对地导纳支路为不含负电阻的π型电路,所述对地导纳支路的两接地线路的阻抗,即第一接地线路阻抗Z2和第二接地线路阻抗Z3满足下式为:![]()
其中,新生成线路两端的以相角和电压幅值表示的电压分别为V1∠θ1、V2∠θ2,其中V1、V2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的电压幅值、∠θ1、∠θ2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电压相角,步骤S30,将对地导纳支路中的负电阻进行转换,转换流程为:已知负电阻所在节点的电压,因此可将负电阻转化为相应的有功负荷,并将此负荷归并入该节点的连接负荷中,对其中的正电阻进行保留处理,对原含有负电阻的支路参数进行更新,形成新的支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322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