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L-35基因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用途和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80234.2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9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邓洪新;张俊凤;魏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8/20;A61K9/19;A61K9/127;A61K47/26;A61K47/28;A61P1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基因治疗领域,具体涉及白介素‑35(IL‑35)基因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和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IL‑35的编码基因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结果表明使用含IL‑35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对银屑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治疗简便,为银屑病及其他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
搜索关键词: | il 35 基因 制备 治疗 银屑病 药物 中的 用途 | ||
【主权项】:
IL‑35编码基因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02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产前诊断的耦合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CD37结合分子及其免疫缀合物